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如下:
管理科學與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源于20世紀60年代阜新礦業學院礦業系統工程和礦山經濟管理研究方向。是國內最早開展礦山系統工程研究的學科之一,確定了國內領先的學術地位。在礦山企業信息化的研究領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結合礦山建設、生產特點開發的MIS系統已應用于多個礦區,結合企業生產特點進行的生產系統優化、礦山各類系統管理等課題的完成為煤炭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奠定了基礎。該學科1995年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該學科的信息與管理工程實驗室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該學科在2008年被批準為遼寧省重點學科、2009年被批準為遼寧省“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學科建設工程”的“高水平重點學科”。2008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被確定為遼寧省本科示范性專業,2009年該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信管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確定為遼寧省教學團隊,2010年工程管理專業被確定為遼寧省特色專業建設點。
研究方向與特色
該學科有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工程與項目管理、戰略與創新研究、產業與資源配置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1.管理信息系統 本研究方向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煤炭企業信息化方向的研究,形成了煤炭企業信息化、虛擬企業成本管理、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煤礦預警預報、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戰略聯盟等研究特色。 2.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 該學科方向長期致力于不確定性系統分析與決策、系統優化理論與應用、管理運籌學理論與方法、非線性動力系統等的學術研究方向,在模糊函數分析學、模糊運籌學、全局優化理論與算法、智能優化理論與技術、混沌動力系統與礦業系統工程、安全工程學的數學理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逐步形成了獨有的特色領域。 3.工程與項目管理 該學科長期以來致力于運用管理科學理論解決國民經濟建設尤其是礦山工程與能源工程急需的重大管理問題的研究,在項目決策與風險管理、礦山工程建設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環境工程管理等方面開展了有成效的研究,在礦山工程決策、環境風險管理、工程施工成本集成化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能源與礦山特色。 4.戰略與創新研究 本研究方向整合了運籌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致力于區域及企業的發展規劃、科技政策、城市和區域創新、企業發展戰略等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經過長期的團隊合作與努力本研究方向形成了資源城市發展與規劃研究、地區經濟關聯性研究、地區發展戰略與創新研究、煤炭企業集團研究及煤炭企業內部戰略實施研究等研究特色。 5.產業與資源配置 本研究方向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煤炭產業及煤炭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研究,形成了煤炭產業市場結構及績效、煤炭產業資源配置及有效競爭、煤炭資源價值評估、煤炭產業鏈延伸與循環經濟、資源枯竭城市(或地區)轉型、煤炭企業系統分析及資源優化配置等研究特色。
學術隊伍情況
在該學科學術團隊中,現有人員82人,其中,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中國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 人,遼寧省百千萬工程百人層次人選2人、千層次人選1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4人。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講師3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64人。教師隊伍平均年齡40歲。形成了以中年教師為學科和專業帶頭人,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和主體、以老帶新的師資隊伍。(4)科學研究 該學科面向煤礦企業,緊密結合礦山建設與生產管理特點和復雜性開展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行業特色,同時緊跟國際國內前沿研究。在科學研究上,該學科在礦山數字化等領域,先后完成《張家口煤機廠CIMS應用示范工程》等863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縱向課題3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總經費達到1500萬元,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出版論著及教材33部,獲獎成果有3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目前承擔《基于數據挖掘的煤礦災害預測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承擔項目總計300余項。
人才培養
近幾年,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人才培養特色鮮明。 1.致力于探索適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實際和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培養體系,認真修訂并實施了以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為根本的研究生培養體系,研究生培養方案日臻完善。三年多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8人,碩士研究生66人,授予博士學位31人,授予碩士學位58人,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生63人,授予專業學位碩士學位71人。培養外籍碩士10人,博士5人。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發表論文被各大檢索收錄52篇,獲得發明專利2 項。畢業后100%就業,多數供職于國內外知名企業或單位。 2.不斷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嚴格進行導師遴選,認真開展新晉博、碩士導師培訓,建設一支科研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的導師隊伍,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發揮出突出的作用。 3.結合學位論文工作的實際,針對學位論文工作的各環節,認真分析尋找關鍵監控點,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和規定,對學位論文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實施全程質量監控。突出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高水平、高層次的人才。
基礎條件
該學科實驗室擁有“信息與管理工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6個實驗室,設備固定資產800多萬元,并根據學科發展需要,成立了管理工程研究院、遼寧誠博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等,產值千萬元。2011年獲批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資助300萬元。 進一步加強對實踐教學基礎的投入,進一步完善現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聯系,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近年來該學科點以產學研合作為媒,強化了實踐教學。目前,該學科點在各合作企業如:京煤集團、葫蘆島市錦西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葫蘆島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建成了18個校外實習實踐和創新基地。為學生參加專業學習實踐和就業技能培訓搭建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學科點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有效提升了學生工程實踐動手能力。2010年7月工商管理學院與青島軟件園建立“聯合人才培養基地”為學生參加專業學習實踐和就業技能培訓搭建的重要平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