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研究生礦業工程專業介紹如下:
礦業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工程學科始建于1949年,是我校最具特色的省級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是在國外具有較大影響、國內一流的學科,包括采礦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2個二級學科。采礦工程二級學科于1958年招收本科,于1983年被國家批準為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獲準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年,獲得礦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獲批為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2009年被確定為遼寧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流重點建設學科。采礦工程二級學科始建于1949年,于198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確定為原煤炭工業部重點學科;2000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重點學科;2006年被確定為遼寧省示范性專業,以此學科為依托我校被確立為礦業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采礦工程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重點建設專業;2009年采礦工程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礦物加工工程二級學科于2003年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通過遼寧省教育廳評估(在5個高校、11個專業排名第一);2006年被列入遼寧省教育廳本科示范專業和緊缺人才培養基地;2009年礦物加工學科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重點學科;2009年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被遼寧省科技廳批準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采礦工程學科主要以礦井開采理論及技術、露天開采理論及技術、礦山壓力與地質動力區劃、礦業系統工程與優化、礦井動力災害機理與防治等為主要研究方向。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礦井開采理論與技術主要研究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高效開采、淺埋薄基巖煤層開采、保水采煤和煤礦井下無人工作面開采和“三下一上”開采理論和技術等。我校是我國煤炭行業僅有的2所擁有露天開采專業方向的高校之一,是我校采礦工程學科具有突出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發了露天開采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和露天礦運輸系統優化軟件,并成功應用于多個露天礦。在地質動力區劃研究方向,“在國內外首次提出并成功應用多因素模式識別方法對煤與瓦斯突出進行了概率的預測”(國家“十五”科技成果展評語);建立了一個比較科學的煤與瓦斯突出區域預測方法。礦物加工工程學科涵蓋選礦工程、非金屬礦物深加工、粉體工程與功能性礦物材料、潔凈能源與煤化工、共伴生礦物及尾礦資源化等研究方向。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了“礦物材料計算與設計”理論,為礦物加工工程學科更高層次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提出了礦物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之“三有論”,即“有價元素提取、有益組分與有用礦物分離、富集、直接利用或組合利用,礦物梯級深加工,聯產高、中、低檔系列產品,發展產業鏈、群”,為資源綜合利用指明了方向和途徑。 該學科現有教師5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講師21人;具有博士學位25人、碩士學位28人。已形成職稱、年齡、學歷層次、專業結構合理的教學及科研隊伍。礦業工程學科帶頭人王繼仁教授擔任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全生產專家組委員、中國煤炭勞動保護科學學會常務理事;采礦工程學科帶頭人張宏偉教授擔任國家煤礦安全生產專家、第一批煤炭行業標準化專家、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委員會委員;宋子嶺教授擔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露天開采專家委員會委員和遼寧省地球物理學會理事;白潤才教授擔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露天開采專家委員會委員;任瑞晨教授擔任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綜合利用專家委員、全國資源綜合利用專家委員、全國煤炭行業653工程首席專家。 該學科先后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余項,研究成果在煤炭行業獲得了廣泛應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其中,“緩傾斜煤層回采工作面頂板分類”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煤礦生產實際,并寫入教材;參與制定了《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及《沖擊地壓危險區域煤層注水方法》,提出了深凹露天礦高陡邊坡的安全控制開采理論和方法;承擔的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遼西地區低品位鐵礦及尾礦利用基礎研究實施中,利用60%鐵尾礦,成功制備出高檔微晶玻璃,為鐵尾礦高效、大規模、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基礎;在膨潤土的開發利用、粉煤灰開發利用等方面,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對于資源節約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作出了巨大貢獻。 近60年來,培養了6000多名本科畢業生;近百名留學生;近千名博、碩士研究生及大量的企業進修人員,為煤炭行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該學科保持與德國克勞斯達爾大學、柏林工業大學、莫斯科國立礦業大學等1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科研合作與交流,每年選派1到2名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到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進修訪問,并聘請3到5名國外著名學者講學,提高了該學科教師的整體水平。 礦業工程學科擁有較齊全的專業實驗室、計算機室、采礦模型室、資料室及其它教學設施;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采礦工程實驗室”及“礦物加工與利用”實驗室,實驗用房面積達2460m2,各型儀器設備150臺件,其中大型精密儀器設備6臺件。學校圖書館及該學科資料室中具有充分地專業類中外文圖書、期刊、手冊、圖紙、電子資源等各類資料。其中,專業圖書數量252,100冊,期刊數量149種,有10個網站提供電子圖書及數據庫查詢,還有50余種會議、外文圖書、期刊等。此外,在鐵法煤業集團、阜新礦業集團、沈陽煤業集團、黑龍江龍煤集團的七臺河精煤集團公司、雙鴨山精煤集團公司、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神華集團的神東精煤集團、準格爾能源公司、同煤集團、開灤集團等30余家大型煤炭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為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條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