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研究生機械工程專業介紹如下:
一、專業簡介
機械工程學科是大連工業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之一,是原輕工業部部屬機械類重點學科。198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正式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本學科經過20多年的建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學科在立足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同時,還與國內外知名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本學科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圍繞機械設計及制造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生產模式及相關技術進行。 本學科現有一支業務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學術隊伍。近年來先后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省部、市級科研項目二十余項,其它課題三十余項。曾多次獲得遼寧省和大連市自然科學成果獎等獎項。學科還從適應先進設計理論及方法與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出發,在國家、省市和大型企業的支持下,研究開發出多項實用性創新成果,并成功地應用在國內大中型企業生產實際中,產生了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本學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數字化設計與產品結構性能優化、先進制造工藝技術與裝備、企業制造信息化技術、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機械系統振動與噪聲控制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機器人技術等。
二、研究方向及簡介
1.先進制造工藝技術與裝備 研究切削加工與特種加工機理及技術;精密加工技術;金屬切削加工動力學;綠色制造技術;再制造技術;快速成型技術;加工工藝參數優化;高速加工切削振動分析;難加工材料及特殊要求零件的高速加工技術;零件表面光整技術。高效刀具及其刃磨理論研究,刀具制造技術研究,刀具幾何形狀、參數和磨損形態的精密測量技術研究等。 2.企業制造信息化技術 面向汽車及其配套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產品快速創新設計制造、柔性制造、集成制造、智能制造、虛擬樣機、虛擬制造體系結構、質量與可靠性工程、制造執行系統,生產調度與控制等相關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進行研發及應用。 3.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 研究現代設計理論(強度理論、摩擦學理論、動力學理論、結構有限元及強度分析、疲勞強度分析);現代設計方法(動態設計、可靠性設計、優化設計、摩擦學設計、綠色產品設計、穩健設計);新型機械傳動機構研究;并行工程(并行設計、協同設計、產品全壽命周期設計、PDM);機械系統工程設計方法。 4.數字化設計與產品結構性能優化 自動化機械系統虛擬樣機設計技術研究;機械系統的運動、動力學仿真;基于互聯網絡的CAD技術研究;復雜機械結構的造型、建模技術及仿真分析;機械系統廣義設計技術研究。 5.機電產品設計及控制技術 以輕工紡織機電設備及系統為對象,研究現代測試技術與控制理論;機電系統建模與仿真;數字控制技術;計算機接口與應用技術;光機電液系統集成;網絡與通訊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機電設備檢測與故障診斷等;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技術研究;產品(機電系統)性能分析與評價研究。 6.機械系統振動與噪聲控制技術 機械振動噪聲最優控制技術;機械噪聲采集與識別;機械振動聲振耦合理論研究與應用;機械系統低振動低噪聲設計。 7.工業機器人設計與應用技術 工業機器人執行機構、驅動系統、控制系統等的基本技術。機器人的仿真、分析與優化過程。機器人運動學、動力學分析,軌跡和路徑規劃,機器人與工作環境的相互作用等。 8.模具設計與制造 主要包括模具CAD/CAM/CAE、精密制造技術、特種加工技術、數字化設計、反求工程等理論與技術的研究。 9.測量技術與產品質量工程 針對精密制造與裝配產業,開展幾何尺寸及幾何形狀的精密測量原理、方法和技術措施、曲線曲面擬合技術、反求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測量誤差分析、誤差補償及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產品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及技術的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