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還沒結束,立秋就已悄悄來臨。即使一時半會看不出明顯變化,也已經給大家提了個醒:天涼了,秋到了。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正在進行備考大戰的各位考生,不妨在立秋的今天,抬頭看看外面的景色,停頓一下感受天氣的小小變化,留意立秋的注意事項。
你不知道的立秋含義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變涼是氣候趨勢,根據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許處在氣候偏冷周期時,就有這種情況。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
你該注意的立秋天氣
立秋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當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然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氣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早晚溫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當然,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真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
因此在平時要多注意早晚天氣的變化,不應該再過度貪涼,不管是在空調房間里還是晚上休息,都要注意準備好保暖的衣物,以備天氣降溫,造成受涼。
你要嘗試的立秋飲食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非常重視這個節氣。立秋晝夜溫差大,經過一個炎熱夏天的消耗,身體也會有些虛弱,抵抗力難免會下降,對于處在緊張備考階段,腦力消耗巨大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那么在立秋之際,應該如何注意飲食呢?
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并為越冬做準備。秋季氣候干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干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