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簡介
1.本學科點的歷史沿革與現狀概述果樹學科是安徽農業大學建立較早的傳統學科之一,它的前身是國立安徽大學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創立于1947年。1952年院系調整中,該專業被調至浙江大學農學院。1958年9月,我校再次成立園藝系并設立果樹專業,以后園藝系又一度被撤消并入林學系,設為林果專業。果樹專業再次重建于1979年。1993年,國家農業部專業目錄調整,果樹專業與蔬菜專業合并為園藝專業。1996年5月,果樹學科獲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學位授予權,1997年開始招收碩士生。
本學科擁有一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果樹學重點實驗室,包括分子生物學、組織培養、信息技術、生理生化等四個研究室,主要進行非常規育種、苗木脫毒與快繁、信息技術在果樹學中的應用及果樹生理生化分析研究。
近5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6項;發表學術論文68篇,其中,SCI刊源4篇,ISTP收錄1篇,國家核心期刊18篇,國家級15篇,省級25篇。美味獼猴桃新品種“皖翠”,獼猴桃潰瘍病有效防治技術,軟籽石榴系列新品種“白玉石籽”、“紅瑪瑙籽”、“紅玉石籽”,早熟大果形李“安農美李”通過省級成果鑒定或品種審定;美味獼猴桃新品種“皖翠”選育與推廣,2004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懷遠石榴新品種選育與配套栽培技術研究,2006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果樹學科建設大的連續開展,促進了果樹科研工作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培養人才的質量不斷提高。
二、本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紹
(1)果樹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育種我們在注重常規育種的同時,積極開展了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工作,大大提高了果樹育種的效力。繼成功選育早熟大果形水蜜桃“安農水蜜”之后,又培育出了美味獼猴桃新品種——皖翠,軟籽石榴新品系“白玉石籽”、“紅玉石籽”、“紅瑪瑙籽”,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系“安農美李”,這些果樹新品種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懷遠石榴為我省名特優果樹,對其中軟籽石榴營養系突變體、變異母株及普通石榴DNA的RAPD和ISSR分析,研究其遺傳差異,構建軟籽石榴分子遺傳圖譜。研究結果將為探索石榴營養系變異機理、品種改良分子輔助育種等研究奠定基礎。
碭山酥梨是安徽果樹拳頭產品,產量占我國梨總產量的48%,約占世界梨總產量的25%。進行碭山酥梨性狀變異RAPD、AFLP、ISSR等分子標記研究,為梨屬資源的遺傳變異、品種鑒別、基因標記及進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為合理利用與保護資源、加快梨育種進程提供依據。
果樹生物技術育種,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今后我們將在以下領域開展系統的研究:① 果樹品質等相關新基因的發掘與克隆;② 果樹品質等相關新基因的原核表達技術;③ 果樹轉基因高效再生體系的建立;④ 果樹有價值的基因的遺傳轉化系統研究。
(2)果樹生理與生物化學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果樹栽培生理研究向縱深發展的必要手段。果樹栽培生理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目前國內尚屬起步研究階段。本研究方向開展的研究工作如下:①研究果樹在溫度、水份、鹽堿等脅迫條件下的基因表達,篩選、克隆、表達抗性基因,揭示果樹抗性生理的基因本質,為果樹抗逆性預測及抗性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學依據。②離子束改良果樹耐旱耐鹽堿性及生理機制研究。將離子束應用于改良重要經濟樹種,提高其對逆境的適應性,具有重要意義。
果樹生理代謝研究是本方向的又一重要方面。今后繼續開展的研究內容有:①研究果實品質形成中,控制糖、酸等化合物的合成、轉化的相關酶類及對應基因,從酶學、分子生物學水平揭示果實糖和酸的合成、轉化機制,為進一步從基因本質上調控果實品質提供依據。②果實品質形成及質量控制研究,尤其側重對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一些次生代謝產物——天然產物和活性成分的形成規律和品質進行研究。天然產物、生理活性物質及功能食品(或功能因子)是當今世界各國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
(3)果樹栽培與信息技術農業信息化已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農業、生物信息與動植物生理生態過程模擬是當前農業創新工程的研究熱點。迄今,果樹學科在此方面的研究較少。
近年來,我們與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所合作,在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九五攻關等項目的連續支持下,開展了碭山酥梨營養診斷與矯治、碭山酥梨病蟲害診斷與防治、碭山酥梨病蟲害CBR預測、北緣地區柑橘凍害智能決策等專家系統的研究,取得了積極效果,經同行專家評議,居國內領先水平。
在本方向上繼續有計劃地開展:①果樹栽培管理專家系統及其開發平臺的研究、研制;②果樹專家系統的綜合集成技術研究(如與網絡、多媒體、Agent、人工生命、KDD、ANN、CBR、3S等技術集成);③虛擬現實技術在果樹學上的應用研究(如虛擬果樹生長、虛擬果樹修剪、虛擬果樹環境、果園規劃等);④基于信息網絡的果樹遠程診斷(如營養、病蟲害診斷)、果樹設施遠程控制、果樹技術遠程培訓、果品電子商務等技術研究;⑤果樹生理、生化、生態、生長發育過程的多傳感數據融合與動態模擬研究。將意義深遠,有些方面甚至可開創先河。
(4)果樹生態與果園生態系統果樹作為特殊的經濟林木樹種,既能生產出果實,又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對于美化環境,降低空氣污染,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果樹的生產已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高的經濟效益。從長遠來看,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對于實現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的全面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果樹生態與果園生態系統的研究就顯得極其重要。
本方向擬開展的研究內容有:①果樹生長發育與生態因子脅迫的關系;②果園立體種植及種養結合模式;③果園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④果樹設施環境與調控。
三、本學科點的國家和省需求分析及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水果消費需求不斷增加。近十年來,我國水果種植面積及產量均翻了一番,但產業技術體系相對薄弱。
本學科各研究領域瞄準世界學科前沿,通過對果樹分子、細胞、組織和群體水平等不同層次的研究,為我國果樹學發展提供新觀點、新技術和新品種。
安徽省地跨北亞熱帶、北溫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造就了安徽果樹樹種分布的多樣性,既有南方水果,又有北方水果。其中,碭山酥梨、蕭縣葡萄、懷遠石榴、金寨板栗、歙縣“三潭”枇杷等特色水果聞名全國,并且已經成為地方性支柱產業。2005年,果樹生產被安徽省列入“861”行動計劃“八大重點產業基地”的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供應基地建設內容。
本學科點的發展,對我省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具有安徽特色的優質高效果樹生產,實現農業增收、農民致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