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試科目:貨幣銀行學與國際金融學概論(復試科目)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貨幣銀行學與國際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了解這些經濟領域在市場經濟中的運行機制,并能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經濟運行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主要復習內容:
(一)基礎貨幣理論
主要內容:貨幣的本質、形態、職能;貨幣制度(貨幣制度及其構成,本位幣和輔幣,無限法償和有限法償,人民幣貨幣制度的建立)。
(二)信用利息理論
1、主要內容:信用(信用,高利貸,現代信用的形式,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利息和利息率(利息的實質,利率及其種類,單利復利及計算,利率的決定和影響因素,利率的作用)。
2、重點:了解現代信用的形式及其區別,比較分析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掌握單復利計算,運用利率理論進行實際分析。
(三)金融市場
1、主要內容:金融市場及其基本要素、功能和類型;金融工具及其特征(本票、匯票、支票以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計算,股票價格指數,實際營運資本與股票市值的關系);證券市場(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功能及關系,債券與股票新券發行與流通方式,證券評級,證交所及場外交易市場,保證金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按相關資產的標準分類,金融衍生工具的雙刃作用,資產選擇的標準,資產組合)。
2、重點:掌握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論,有價證券市場價格的計算,了解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關系,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現狀工具的雙刃作用。
(四)金融機構體系
主要內容: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
(五)存款貨幣銀行與中央銀行
1、主要內容:
(1)商業銀行的一般理論(作用,類型,組織制度,發展趨勢);商業銀行三大業務(負債、資產、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及其主要類型;金融創新及其影響;存款信用貨幣的創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支票結算的特點,存款乘數及存款創造和緊縮的計算);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貸款五級分類。
(2)中央銀行的一般理論(建立的必要性,類型,特點,職能);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基礎貨幣,乘數及計算);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巴塞爾協議》的主要內容。
2、重點:了解商業銀行的一般理論及三大業務的主要內容,掌握存款貨幣創造的計算,了解中央銀行的一般理論,掌握基礎貨幣、乘數的計算和《巴塞爾協議》的主要內容。
(六)貨幣供求理論
1、主要內容:貨幣需求理論(從費雪到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貨幣供給的一般理論(劃分貨幣供給層次的依據,主要層次及劃分的意義,名義貨幣供給和實際貨幣供給);貨幣供給的控制機制(直接調控、間解調控及三大工具)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的關系;貨幣均衡理論(貨幣供給的均衡和非均衡,市場經濟條件下引起貨幣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和機制)。
2、重點:了解貨幣需求理論和貨幣供給層次的劃分,比較分析貨幣供給的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正確認識貨幣供給內生性和外生性的關系,能運用貨幣均衡理論來解釋實際經濟運行中的現象。
(七)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
(1)通貨膨脹的一般理論(定義,分類,度量,成因,效應);通貨膨脹的治理對策;通貨緊縮;貨幣政策理論(目標,處理目標間沖突的原則,貨幣政策工具,方法——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傳導機制,中介指標選擇,政策效應——時滯)。
(2)重點:了解通脹與通縮的基本理論,能結合貨幣政策的目標、工具、方法、機制、效應分析經濟運行中的實際問題。
(八)金融與經濟的發展
1、主要內容:衡量金融發展的基本指標;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金融壓抑及其負效用;金融自由化。
2、重點: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
(九)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
1、主要內容:國際收支的一般理論(國際收支定義——廣義、狹義,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結構及其主要內容,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判斷、原因和調節政策);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國際儲備的一般理論(特點、作用、構成、與國際收支的關系);國際儲備的管理(規模管理的意義,儲備水平,儲備結構);國際儲備多元化的影響。
2、重點:國際收支平衡的判斷和調節,國際儲備水平和儲備結構的管理。
(十)外匯理論和外匯制度
1、主要內容:外匯的一般理論(外匯,外匯分類及其功能,匯率,匯率的標價方法及其分類,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及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匯率決定的基礎);西方匯率理論;外匯風險管理(外匯風險及類型,外匯風險的管理戰略、原則和方法);戰后外匯制度的變化(國家匯率與浮動匯率的有缺點,匯率目標區,復匯率制);貨幣自由兌換的條件。
2、重點:掌握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及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外匯風險的管理戰略、原則和方法。
(十一)幾種外匯交易形式及運用
1、主要內容:遠期外匯交易與外匯期貨交易(遠期外匯交易的概念及其應用,外匯掉期交易的基本用途,外匯期貨交易的特征、與遠期外匯交易的區別和聯系);外匯期權(外匯期權的涵義、三種狀態及期權價格的決定);貨幣互換交易與遠期利率協議(互換交易的主要種類、作用、互換價格及計算,遠期利率協議的概念及結算計算,遠期利率協議保值方法)。
2、重點:掌握遠期外匯交易的應用,了解外匯期貨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的區別與聯系,外匯期權價格的決定。
(十二)國際金融機構與國際金融市場
1、主要內容:國際金融機構的類型;區分各國際金融機構(IMF,世界銀行及其附屬機構)的主要宗旨;國際金融市場的概念(廣義、狹義)、特點;成為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國際貨幣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市場的特點和發展;歐洲貨幣市場的特點及影響。
2、重點:各國際金融機構的宗旨;歐洲貨幣市場的特點。
(十三)國際金融創新
主要內容:國際金融創新的推動因素作用與主要內容;金融創新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風險的增加。
(十四)國際融資與國際貸款
1、主要內容:出口信貸(特點、形式、國家對出口信貸的擔保);項目融資(優勢、類型);出口賬款保理業務;票據發行便利;不同融資方式的比較和分析和融資方案的分析;國家風險的類型及管理;IMF和世界銀行傳教的特點;外國政府貸款的特點;國際商業銀行貸款的方式。
2、重點:不同融資方式的比較和融資方案的分析。
(十五)國際債券和國際租賃
主要內容:國際債券(概念、評級考察內容、特點、種類);國際租賃(概念、特點、形式、租金的計算);金融租賃的形式和操作程序;金融租賃保險的主要品種。
(十六)國際資本流動和貨幣危機|
1、主要內容:國際資本流動的形式、原因、影響和控制措施;“兩缺口”模型理論;貨幣危機理論(三代貨幣危機模型比較,貨幣危機傳染理論)。
2、重點:運用國際資本體系流動理論分析經濟運行中的實際問題。
(十七)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等國內金融改革
1、主要內容:人民幣國際化重要改革措施及其相關的國際金融理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與均衡匯率理論、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金融監管改革等
2、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等改革現狀與發展趨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