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將有首批大陸學生赴臺攻讀本科或研究生學位。此前臺灣教育局開放2000名赴臺名額,其中研究生占25%左右。但由于臺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從目前的報名情況來看,研究生學位備受學生歡迎,但是本科生報名較冷談。昨日,在中大舉行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上,專家呼吁臺灣政府部門放寬限制,以期讓更多大陸學生赴臺讀本科。
招生范圍只限北京、廣東等6個省市
5月23日,第六屆海峽兩岸(粵臺)高等教育論壇在中山大學召開,本次論壇主題是“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與兩岸高校合作辦學模式探索”,來自海峽兩岸的教育界專家如何進一步推進兩岸合作辦學展開了討論。
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臺灣“立法院”就通過了“陸生三法”,臺灣地區開放高校學位給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今年4月初,臺灣教育局公布了首次面向大陸大學院校學士班聯合招收大陸地區的學生簡章。
根據臺灣教育部門計劃,臺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陸學生想去臺灣讀本科,只能向私立大學申請。招生范圍只有沿海6個省市,只要是參加2011年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六省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并取得成績即能報考臺灣“2011年大學校院學士班”聯合招生考試(限學士班)。
本科報名時間從5月16日開始至6月16日結束,7月4日統一放榜公布錄取結果。具體報名手續及相關信息詳見“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網站。
研究生報名“擠破頭”
新政策出爐,學生反應如何?昨日,臺北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蔡瓊姿在中大接受媒體表示,目前研究生報名已經截止,從報名情況看學生赴臺學習意愿很強烈。臺北大學今年招收的大陸研究生名額只有兩個,但是已經收到超過兩百份的申請。
蔡瓊姿指出,這種情況在所有的公立院校都很普遍,因為公立院校一般名氣較大,辦學資源較豐富,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助學金。像臺北大學每月向學生提供15000新臺幣的生活補貼,這個數額基本可以滿足學生每月所需的日常生活開銷。
雖然政策規定高校不得為大陸學生編列獎助學金,但是,這是指由政府補貼的部分。學校可以成立基金會向臺商募捐,由學校自行募捐所得的獎助學金,政府是不禁止的。
本科生報考“不樂觀”
此次大陸學生赴臺學習,是兩岸深入合作辦學的一次重要舉措。但是針對大陸學歷和大陸學生赴臺,臺灣教育部門提出了“三限六不”等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報考意愿。“三限六不”是指,限采認學校、限招生總量、限領域(不采認醫事學歷等),以及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大陸生在學期間工作、大陸生不會有在臺就業問題、大陸生不得報考公職人員。
對比研究生報名的火熱,本科生的報名情況則不容樂觀。首先,本科學生只可以報考臺灣私立大學。大陸學生一般比較向往臺灣大學等公立名校,對私立大學的認識不足,覺得學校名氣不大,牌子不夠硬。
其次,學生在臺灣不能獲得獎學金資格。據悉,臺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大約4.9萬元新臺幣,私立大學一年約9.6萬元新臺幣,學生在臺灣的生活費一個月要1.5萬新臺幣。如果沒有獎學金資助,對于學生家庭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專家呼吁應該放寬政策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劉建豐認為目前的政策為學生去臺灣造成不便,例如醫療保健、獎學金和專業設置等限制都不利于吸收優秀學生。既然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學習,就應該有更多鼓勵歡迎的政策。
臺灣高等教育學會理事長陳伯樟表示,目前臺灣方面針對大陸學生赴臺的限制政策,臺灣教育界很多專家學者也認為很不合理。在學術上,限制應該越少越好,大學是沒有疆界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