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學
(一)學科概況
構造地質學是研究巖石圈物質成分、結構與構造、地球歷史及地球動力學等主要支柱學科之一。運用地層學、巖石學、年代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數理模擬及遙感信息、空間高新技術等查明各種巖石單元的空間分布和其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幾何學、運動學、動力學分析揭示地質構造形成機制與條件、形成的構造背景,建立科學的構造模型和理論,反演地球層圈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學過程以及地殼發展演化的物質及動力學來源。
(二)學科研究范圍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范圍:研究巖石圈(層)物質的結構構造和動力學來源,揭示巖石圈、地殼的形成和發展,探索地球演化的規律。在研究地質構造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解決地質學中的前沿性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并研究資源能源地質、環境演變、地質工程、災害地質、水文地質、地震地質等與國民經濟有關的構造地質課題。
(三)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構造地質學的專門人才。畢業生應具有良好的構造地質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研究領域的發展動態,基本上能獨立開展與本學科有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能夠應用計算機技術開展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應能在較高級別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位獲得者適合在地質、冶金、環境災害、能源資源、工程、海洋、地震等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等部門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四)主要研究方向
1.造山帶地質與沉積盆地 2.新構造與地球表層系統 3.盆地分析或盆地構造學 4.巖石大地構造學 5.區域成礦學與構造地球化學
(五)專業主干課程
新構造與地質災害;高等巖石學;高等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年代學;化學地球動力學;地幔巖石學與地球化學;現代地層學與沉積學;第四紀地質與地貌;板塊構造學與大陸動力學;成因礦物學與找礦礦物學;巖漿巖與成礦專題;變質巖石學與實驗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地質流體與成礦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