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基本學習年限、培養方式與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
1.在本門學科領域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本學科的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與科學研究工作的表達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書刊和文獻,具有中外文互譯,撰寫論文摘要和初步的聽、說能力。
基本學習年限:
3年。碩士研究生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延長或縮短在校學習時間,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時間為2至4年。
培養方式:
對碩士生的培養,采取政治理論課學習與經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結合、導師個別指導和教研室(研究室)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導師要全面地關心碩士研究生的成長,既教書又育人。碩士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每個碩士生的培養計劃。導師應多方面了解所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研究興趣、能力基礎等具體情況,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幫助研究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和研究計劃,要對研究生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科學研究訓練和指導,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學術潛力。整個培養過程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使研究生畢業后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同時注意應用部門所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實行學分制。學習方式,提倡自學與聽課相結合。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誘導,充分發揮導師的指導作用和碩士生個人才能的特點,導師應注意指定一些外文專業刊物、專著讓碩士生閱讀。碩士生必須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公益勞動和體育鍛煉等。 應修學分:
總學分不少于80學分,課程學習不少于32學分(其中必修課不少于18學分),必修環節8學分 ,學位論文40學分。 二、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1. 精細有機化工催化
重點開展有機硅氫加成、有機硅高沸物的裂解歧化反應催化劑和催化工藝的研究,以及稀土在精細化工、石油化工、化肥工業、環保等領域所用催化劑中的應用及其作用機理。
2 .新催化材料
本方向開展各種納米催化新材料的研制如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稀土鈣鈦礦型、尖晶石型復合新催化材料、碳納米管的合成以及以碳納米管為載體的催化劑等研究。
3 .光催化與模擬酶催化
光催化主要研究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與摻雜來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尤其是通過稀土復合體的鑲入式組裝來調整光激發波長,使之適合于太陽光的激發而在光解水制氫、塑料降解、二氧化碳水合制甲醇等方面得到應用;模擬酶催化主要研究金屬酶(如氫化酶)模型化合物的設計與合成及其催化性質,期望合成具有與天然酶類似催化功能的非生物催化劑。
4 .量子催化
基于量子力學原理,利用計算機從微觀層次通過量子方法計算對催化現象進行研究,對催化劑分子或催化反應進行建模,據此可對催化劑分子進行設計或尋找更好的催化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