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概況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早在1978年就建立了中國東北地方史研究室。主要研究東北民族與邊疆史、奉系軍閥史、中俄關系史。1997年,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得"專門史"碩士學位授予權。專門史學科與世界史、中國近現代史、日本研究所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中心在我系設立的東北工作站相互合作,研究方向擴展并相對穩定在東北亞國際關系史、日本史、中國東北區域史研究領域。經過長期的學科發展和整合,東北師范大學專門史研究逐漸確定為東亞思想史、東北地方史、東北亞國際關系史和日本史四個方向。2003年,專門史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專門史學科各領域的研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多學科研究方法并重、史料學基礎新穎而獨到、歷史研究與現實問題緊密結合等特點。包括中國東北在內的東北亞地區又是中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四大國力量和利益最重要的交匯點,區域戰略和全球戰略問題、國家利益與集團利益、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問題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比世界任何其他地區都突出。日本的走向和朝鮮半島形勢的變化,首先影響中國東北地區甚至中國全局的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本學科各領域的發展,不但具有深刻的學術價值,還兼具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師資隊伍
韓東育 高樂才 周頌倫 鄧峰 宋洪兵 徐紹清
三、專業方向
東亞思想史 通過中國傳統思想與日本等東亞諸國間的思想淵源關系,認真梳理和探討了中國傳統思想資源在東亞地區的傳播途徑和轉生形態,首次明確指出中國古典實學事功學派在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早期近代化過程中所發揮的"內啟蒙"作用,并指出了這一作用所凸顯的"新法家"意義。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清理了新法家與新儒家、原始法家與原始儒家、新儒家與原始法家、新法家與原始儒家、新法家與原始法家之間的深刻關聯,真實地再現了法家思想資源在促使日本近世思想界實現"本體的解構與重建"過程中所發揮的思想奠基作用,給缺乏這一過程的近代中國,提供了一個傳統思想近代化的異域觀察系統。研究在注重中日漢文經典的同時,還大量地運用了和文資料,并將近世日本和韓國觀察當時中國實況的各類體裁記錄、民間日記等資料亦納入觀察視野,力圖將思想史研究落實到社會史層面,為中國學界對相關問題的思索提供具體而真實的參考依據。
東北地方史 重點探討了東北各族人民對東北的開發、帝國主義對東北的侵略和爭奪、東北人民艱苦卓絕的反帝斗爭,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戰爭和東北解放戰爭,以及東北民族的發展和邊疆的演變過程。該研究,線索清晰地再現了東北區域的發展變化,以及近百年來東北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對全國的影響和東北地區在全國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東北地方史研究還著重探討了近代東北國內移民政策、移民對東北土地的開發、移民對東北工商業·城市·文化的促進和發展、移民對東北的開發作用等問題,以及別國對東北的移民、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的移民侵略政策、移民侵略的形式及目的等。
東北亞國際關系史 東北亞國際關系史主要研究自從17世紀以來直到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為止的東北亞地區的國際關系。既研究東北亞地區國家相互之間的關系,也研究東北亞國家與世界其他地區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堅持運用多國外交政策檔案文獻的比較研究方法,將政治分析、決策理論方法與歷史學研究方法結合起來。20世紀80年代,重在研究近代東北亞國際關系史。90年代以來,以整理研究美國政府剛剛解密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文件1947-1977年·縮微膠卷》為基礎,重點開展對冷戰時代美國與東亞關系史、美國東西方貿易管制政策史的研究。
日本史 重在探討近代日本社會轉型問題、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及其影響問題。研究的時間范圍從培里來航到"二戰"后改革這一日本現代化充滿矛盾但又取得若干成果的時代。指出,日本社會雖然在此期間完成了由封建向近代的轉變,但現代化的作用在不同社會層面是各不相同的。研究從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三個方面,驗證處于現代化進程中的近現代日本與傳統日本之間發生的連續、半連續半斷裂和斷裂三類關系,并以個案說明之,以理論剖析之,在國內相關研究中視角獨特。
專門史學科的上述四大研究方向都取得了開拓性的研究成果。1995年以來,先后承擔中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7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5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基金項目6項,獲得科學研究經費近百萬元。在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日本近世新法家與近代啟蒙運動、近代日本社會轉型的歷史特點及其影響、日本在中國東北移民政策、中國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薩滿教、朝鮮半島形勢對中國東北社會發展的影響、戰后美國對日政策、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美國東西方貿易管制政策等領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學術觀點和政策咨詢報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歷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美國研究》、《日本學刊》、《世界歷史》等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天人·人際·身心: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研究》、《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近代日本社會轉型研究》、《日本在'滿洲'的移民》、《美國的冷戰戰略與巴黎統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中國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舊滿洲檔研究》等20余部專著,向中共中央有關部門提出政策咨詢報告10余篇。獲得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吉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宋慶齡基金會"孫平化日本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指導培養碩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