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日前,2017考研政治大綱巨變的消息就已在考生圈內掀起層層波瀾。中國考研網第一時間針對考生尤為關注的2017考研政治大綱做出了深度解析。
2017考研政治的知識點內容與名稱將產生顯著變化
2017考研政治大綱將在哪些方面迎來變化,產生怎樣的影響?首先,各位考生需要了解的是,考試的性質、課程的構成、考查的目標和考試的形式沒有變,試卷結構以及每一個學科在整個試卷100分之中的構成,也沒有發生變化。然而,知識點的具體的內容與知識點的名字發生了改變,而這正是2017年考綱變化的最突出的地方。
2017年最新考綱知識點的調整主要體現在:增加、刪除和修訂了一些知識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程的調整尤為明顯。據專家介紹,該門課程的知識點內容名字的修訂調整達到了50%以上,其余四門課則進行了微調。原理課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變化比較大,而政治經濟學雖然也有調整變化,但并不是本質上的。本次調整分為以下三大類:
第一,有些知識點雖然在新的考綱之中作為獨立知識點出現,但是具體內容在老考綱之中就存在。例如,在老考綱之中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點,而新的考綱這個知識點分割為四個知識點了。這一類的增加叫形式上的增加,而實質內容是舊的考綱之中就有的。這類大家要注意。
第二,刪除的內容有的是形式上的刪除,有的是實質上的刪除。大家一定要注意,有的知識點是沒有了,但是有的核心內容或是叫基礎性的知識,依然保留在教材之中,保留在考綱之中。
第三,知識點沒有變化,但具體內容發生了變化。2017考研政治大綱出現的一個重要改變是,有些考綱知識點沒變化,但內容縮減了。這里一般的同學看不出來,老師也很少關注。另外一類是在原有的內容基礎之上進行了增加,但是知識點的名字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也就是說,表象上絕對看不出來這個知識點發生了改變。例如,聯系的特點在新的考綱就由之前的三個特點擴充為四個。將來考試一定會按照最新的內容加以考查。
此外,對大家考試有影響的知識點的修訂就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這門課需要大家特別注意的知識點叫做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型常態"。這個知識點下邊的具體內容全部都發生了改變了,基本上是重寫,原來的內容保留很少。據專家透露,這個知識點考查機率應該在90%甚至95%以上。還有一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新增加的內容也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的核心,也叫十三五規劃強調的核心,就是新的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考生科學備考的關鍵:深挖大綱解析與習題
那就是應對這種變化,考生應如何科學高效地備考呢?鑒于《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的內容變化比較大,建議考生按照最新的內容去把它對照出來,也就是說原理課的內容最好看最新的大綱解析。除了看大綱解析,考生們需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做題。
做題要求兩種題,真題排在首位,練習題排在次要的位置。原則性來說,從今天8月26號一直到11月中旬,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大家必須要做的兩件事分別是:第一教材捋順兩遍,第二練習題和真題一定要做。
那么教材到底怎么看,方式方法更得當?在看教材的過程中,首先要把脈絡梳理清楚,其次考生需要樹立每門課的框架。有學生提出,看完一章內容馬上就練習本章的習題是否可行。專家認為,原則性來說不合適,為什么?研究生考試的政治試題不是按頁也不是簡單的按照章給予命題,有的時候是綜合性試題。專家建議,把教材宏觀捋順兩遍以上然后才去做題這樣效果更好。
專家特別指出,不要寄太大希望于押題。沒有基礎知識,無論是預測還是押題,都是徒勞的。押、猜、蒙題都要建立在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相對比較好的基礎之上,你才能真正得高分。而對于參加輔導班的考生,課下一定要及時把老師講課的內容消化吸收,然后再去做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師指出,2017年的考核知識點概括來說穩中有變,但學科變化不均衡。他特別提醒各位考生兩點:第一,《考研政治大綱》只是給了一個復習依據和范圍,它的意義在于掌握某一學科的邏輯結構,而真正對日常復習有意義的是《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即所謂的"紅寶書";第二,《考研政治大綱》與《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僅是關涉"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至于"怎么學""怎么答"則是另外一個問題,需要一系列方法與技巧的考慮。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