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7考研政治大綱今日發布,老師及時對政治新舊大綱做了詳細對比,具體如下:
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
章節
|
2016年大綱
|
2017年大綱
|
說明
|
第一章第一節
|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
|
拆分考點: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調整拆分考點,實質無變化
|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實踐基礎和思想淵源
|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根源、階級基礎和思想淵源
|
變化說法,無實質變化
|
|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
刪除考點
|
刪除考點
|
|
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
變化說法,實質內容未變
|
|
第一章第二節
|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
馬克思主義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
對考點進行完善化
|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
|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將原來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調整和整合為獨立標題的考點。
|
|
鮮明的政治立場
|
|||
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
|||
崇高的社會理想
|
|||
第二章第一節
|
世界觀、方法論和哲學
|
刪除考點:世界觀、方法論和哲學
|
刪除考點
|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
|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范疇及其理論意義
|
將“物質觀”改為“物質范疇”,實質內容無變化。
|
|
意識的起源和本質
|
整合考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
將“意識的起源和本質”整合其中
|
|
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
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基本存在形式
|
變換和整合考點,實質內容無變化
|
|
|
新增考點: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
新增考點
|
|
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
整合考點: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
實際內容未變
|
|
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
|
刪除考點
|
刪除該考點
|
|
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
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
標題變換說法,內容無實質變化。
|
|
規律及其客觀性
|
刪除考點
|
刪除該考點
|
|
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
刪除該考點
|
刪除該考點
|
|
第二章第二節
|
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
事物的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
|
變更說法
|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
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
新增“體系”二字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
整合考點: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關系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
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第二章第三節
|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
|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唯物辯證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
|
唯物辯證法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
新增考點: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
新考點
|
|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
|
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
內容進行了充實
|
|
增強辯證思維能力
|
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不斷增強思維能力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唯物辯證法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
|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新發展理念對唯物辯證法的創造性運用
|
將2016年的大綱內容進行拓展、延伸
|
|
第三章第一節
|
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
|
刪除考點
|
刪除考點
|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
變更說法:內容無實質變化
|
|
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
刪除考點: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
刪除考點
|
|
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的主要內容
|
能動反映的基本特點
|
將“主要內容”變更為“基本特點”
|
|
第三章第二節
|
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
|
真理與謬誤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第三章第三節
|
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
|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辯證關系
|
對原有考點進行整合,內容無實質變化
|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
|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
刪除:“解放思想”
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整合到該考點當中
|
|
第四章第一節
|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構成及作用
|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系
|
對考點進行整合,實質內容未變
|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內容及其意義
|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
|
對考點進行整合調整
實質內容未變
|
|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及其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及其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對原有考點進行整合調整
實質內容未變
|
|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
對原有考點進行整合調整
實質內容未變
|
|
第四章第二節
|
|
新增考點: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義
|
2017新增考點
|
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兩重性
|
正確把握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
|
內容無太大變化
|
|
第四章第三節
|
|
無變化
|
無變化
|
第五章第一節
|
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
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
對考點進行整合調整
|
科學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
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第五章第二節
|
|
新增考點: 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演進和更替
|
新增考點
|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
|
將“形成”改為“確立”,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產業資本正常循環的條件
|
產業資本運動的基本前提條件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銳化
|
變更說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具體表現和周期性
|
變更說法: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根本原因、具體表現和周期性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
第五章第三節
|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
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質
|
將“政治制度”變更為“民主制度”,內容無實質變化
|
第六章第三節
|
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復雜性和長期性
|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
內容無實質變化
|
第七章第一節
|
|
十月革命勝利與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
新增考點
|
無產階級的革命特點、形式
|
刪除考點
|
刪除此考點
|
|
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
|
刪除考點
|
刪除此考點
|
|
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過程
|
社會主義在蘇聯一國的實踐
|
換說法,實質內容未變
|
|
蘇聯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
|
社會主義在蘇聯一國的實踐
|
合并考點,合并到“社會主義在蘇聯一國的實踐”標題下
|
|
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
|
社會主義發展到多個國家
|
變換說法,實質內容未變
|
|
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及發展的曲折性
|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貢獻
|
標題變換說法,實質內容未變
|
|
無產階級專政的性質、最終目標和國家形式
|
刪除考點
|
刪除考點
|
|
社會主義民主
|
刪除考點
|
刪除考點
|
|
第七章第二節
|
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
|
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
變換說法,但標題下邊的內容只是進行了拆分組合,并無實質性變化。
|
第八章第一節
|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
變更說法,無實際變化
|
第八章第二節
|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
|
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
拆分出來的考點,實際內容未變
|
|
|
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
拆分出來的考點
|
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意義
|
刪除此考點
|
刪除考點
|
|
“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
|
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
變個說法,實際內容一字未變
|
|
學科: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章節
|
2016年大綱
|
2017年大綱
|
說明
|
第一章第三節
|
(2)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
表述不變,刪去部分內容
|
標題不變,有刪減內容。
|
第六章第二節
|
|
新增考點: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
新增考點
|
第六章第三節
|
|
新增考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
新增考點
|
第七章第二節
|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
變更考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要求。
|
“總目標”改“總要求”,內容變化大,重點關注。
|
|
新增考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新增考點:
|
|
正確處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第一,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第二,處理好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第三,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
補充為四條:增加:第一,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
|
原來3條,現補充為4條,原來內容有調整。
|
|
第八章第一節
|
(3)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
刪減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改革”中刪減(3)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
刪減1條。
|
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
|
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
新大綱分7點對該知識點進行詳細闡述
|
|
第八章第三節
|
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
|
變更表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
|
“堅守”改“弘揚”,實質內容沒有變。
|
第八章第四節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變更內容:“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內容有變化。
|
原來為5條內容,現為8條。
|
第八章第五節
|
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
|
變更表述: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理念。
|
實質內容不變。
|
第十章第二節
|
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據和重要意義
|
變更表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據和重要意義。
|
實質內容變化不大。
|
第十一章第一節
|
堅持一切為了人民。
|
變更表述:一切為了人民
|
實質內容變化不大。
|
第十一章第四節
|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標題未變,標題下內容有變化。
|
表述內容有變化。
|
第十二章第一節
|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
變更考點: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
增加“加強”,內容變化不大。
|
學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章節
|
2016年大綱
|
2017年大綱
|
說明
|
第二章第一節
|
太平天國農民斗爭的意義與局限
|
農民斗爭的意義與局限
|
標題中去掉“太平天國”,相關內容沒有變化
|
第四章第一節
|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
五四運動的爆發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
只是變更標題,相關內容沒有變化
|
第六章第四節
|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
|
標題中去掉“進步文化工作”,并刪除進步文化工作的相關內容
|
第六章第四節
|
|
新增考點: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闡明
|
新增考點
|
第六章第五節
|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
標題中去掉“基本經驗”,并刪除基本經驗的相關內容
|
第九章第一節
|
|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
|
16年大綱中本部分內容附屬于本節第三部分內容;17年大綱中將本部分內容單獨列為本節第四部分內容,內容并未發生變化
|
學科:思想道德休養與法律基礎
|
|||
章節
|
2016年大綱
|
2017年大綱
|
說明
|
緒論
|
適應人生階段
確立成才目標
|
刪除了這一節
|
刪除了一節
|
|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
刪除此考點
|
刪除考點
|
第一章
|
無變化
|
|
|
第二章
|
無變化
|
|
|
第三章第二節
|
人生價值評價:第一,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第二,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第三,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第四,堅持動機與效果相統一。
|
人生價值評價:第一,堅持能力有大小與貢獻須盡力相統一;第二,堅持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相統一;第三,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
|
人生價值評價方法刪減為三條
|
第四章第三節
|
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
刪除了此考點。但是保留了“中國革命道德的含義”
|
刪除考點
|
第五章第三節
|
大學生的戀愛觀與婚姻觀
|
刪除了此考點
|
刪除考點
|
第六章第一節
|
法律的一般含義
|
法律的含義
|
變更說法
|
|
法律的演進與發展
|
法律的產生與發展
|
變更說法
|
第六章第三節
|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人民主權原則、人權保障原則、法治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黨的領導原則、人民主權原則、人權保障原則、法治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
憲法的基本原則增加了黨的領導原則
|
第七章
|
無變化
|
|
|
第八章第三節
|
依法履行義務
|
把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展開
|
展開來講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
|
結束語
|
無結束語
|
結束語
|
新增結束語
|
學科: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
2016年大綱
|
2017年大綱
|
||
(一)形勢與政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
2016考研形勢與政策:考查年度間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
(一)形勢與政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
2017考研形勢與政策:考查年度間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
||
(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兩級格局解體。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國力競爭。
大國關系。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地區局勢與熱點問題。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
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
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關系。南南合作。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和諧 世界。中國對外工作新思想、新論斷。
|
(1)“北美自由貿易區”標題下新增:北美自由貿易區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涉及的三個方面。
(2)地區熱點問題中中東問題更加詳細。
(3)由“中國對外工作新思想、新論斷。”變為:“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外工作新思想、新論斷。”并且該標題下的“凸顯對外政策主動性”增加了一系列新內容。
(4)增加了“西方干涉主義的危害”這一考點。
(5)增加“習近平就新時期南南合作提出的四點建議”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