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那么考研的規劃在于始。在考研漫長備戰的起步階段,同學們難免會陷入考研規劃的心理誤區。怎么樣才能破解這些誤區,成功突破考研路上的重重障礙,到達終點呢?
心理誤區一:在絕對化的兩極中波動
小王參加了一次學長學姐考研經驗講座回來后,感覺自己動力很足,早早就定下了考研的計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夠考出高分。小王回到寢室后立刻為自己定下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從每天記多少個單詞到每天學習多少個小時。頭兩天小王每天嚴格按照計劃早上6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每天都在緊繃中度過。但幾天后,這種生活漸漸顯得有些讓人吃不消。最初只是找各種借口回避計劃安排,上午6點的計劃,推到8點,逐漸又推到10點,最后開始想“休息一兩天”,慢慢地這個計劃就被完全拋棄了。拖沓了一兩個月之后,小王猛然發現自己復習效率有問題,然后又重回高強度的復習,但是又是只堅持了幾天,就反彈到以前拖沓的狀態。
誤區引爆點:
許多研友在考研時都碰到過制定學習計劃的問題。不少人是在前輩研友的建議下才嘗試制定計劃的,有的人則是因考研的各種鼓勵話語非常激動,所以想通過計劃來有效地學習。這種想法非常正確,但是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考慮到自己在激動時,往往會對未來的困難和實際計劃執行時的平淡單調估計不足。這時候貿然制定下的計劃就會過分苛嚴,待到幾天后熱情褪去了,計劃就顯得非常困難,自己堅持不下來。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計劃謬誤”,指的就是人們在制定計劃時,往往會忽視自己執行計劃時可能遇上的困難與意外,造成過分樂觀的情況;這種計劃一旦執行,任務大多無法按計劃按時完成。小王在制定自己的計劃時,絕對化地考慮學習上的問題,因此陷入了一個心理怪圈:覺得自己要學習就得刻苦到自己滿意為止,制定苛刻的計劃;過幾天堅持不住后,又變成了另一個極端,完全把書拋開,想什么時候制定出“完美的”計劃后,再開始學習。
指南針——冷峻的激情
漫長而枯燥的學習需要一些激情來調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所學內容感到開心愉快,學習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習也是改變命運的途徑之一,抱著改變人生的念頭去學習,整個過程會顯得激情澎湃。短時間的學習中,我們可以鼓動自己的激情,但是考研周期很長,激情卻很快會消退。因此我們應該維持一種冷峻的激情:對所學內容抱有濃厚的興趣。開始為學習制定計劃時,最初就假定自己在復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近乎狂熱的狀態,是非常不可取的。這種絕對化的做法,常常使得自己的復習缺少穩定性。在復習中,沒有必要等到自己計劃詳盡后再開始。哪怕最初進度較緩,只要是按照一個大體的框架復習,就應該穩步堅持下去。在復習過程中,能不斷發現自己的弱點和毛病,并且通過意志力去改變它們,這樣的復習效果才是事半功倍的。
心理誤區二:夸大興趣的作用
身邊的研友們一個個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有條不紊地復習了,從基礎抓起,小張對于這樣的復習方法很不屑,覺得自己用興趣和心情來學習這樣的復習效果會更好。小張非常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覺得學習知識本身只要靠興趣就可以做到,考研復習時也不必要制定什么計劃。開始復習之初,總是想看什么樣的復習資料就看什么樣的復習資料,有時候是今天翻翻英語,明天看看政治,后天興致不錯,“靈感來了”,又狠狠地鉆研一下專業課。雖然只要一鉆研,每個知識點掌握得都很好,但是在每個知識點看完之后,小張就覺得按部就班地看下去有些乏味。因此,小張有時候會把復習重心放在想看的知識點,并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鉆研得非常深,他在某個知識點上的看法經常是領大家都很對他刮目相看。
誤區引爆點:
小張的問題在不少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他犯的錯誤是太過于夸大了興趣的作用,忽視計劃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缺乏對基礎知識的重視。雖然小張喜歡鉆研的性格使得他對課本上復雜的內容尤其感興趣,鉆研起來有意思,但是大學的課程有相當部分重視的是知識理論框架的建構,因此大部分內容是事實性的,甚至很容易理解的信息;相比之下,學科體系的框架更加顯得平平常常,很難讓人有鉆研的沖動。純粹按照興趣來復習時,這部分內容往往被忽略過去,造成復習時知識結構不均衡。小張在復習時沒有制定一個有效的計劃,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來看書,最后沒有能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將考試需要的內容復習完。這是因為純粹的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是不太穩固的。人的情緒和興趣往往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興趣的強度有高低起伏,興趣的重心也會不時轉移,復習時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結果只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法完成復習任務。
指南針——讓自己的興趣套上計劃的外衣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擺正興趣和計劃的關系。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機,而計劃是學習的外部動機。興趣讓我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與成長的體驗,但是不能單靠興趣維持長時間的學習。考研復習往往綿延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必須充分做好計劃,把時間有效地組織起來。
興趣可以讓我們在興致高漲時以最高的效率學習,而計劃能保證我們在情緒低落、無心向學時,至少不脫離書本太遠,多多少少還是在復習。考研復習的中后期,激情與興奮都慢慢褪去,疲憊不堪、精神上已經非常脆弱的我們,對已經反復讀了好幾遍的學科內容往往提不起什么興趣。這時候,有效的計劃反而能夠兼顧放松與復習,讓我們能以較好的狀態堅持到最后。
心理誤區三:對自己過分概括化
“最近我定的計劃又沒能堅持下來,明天我再修改一下計劃,讓計劃變得更合適自己一些。”小李現在一想起考研計劃,自己就覺得很為難自己。因為每次定下一個計劃,最初都是興致很高,后來就覺得特別堅持不下去,再后來就是每一個計劃只實施了大半個月,又換一個新的計劃。三個月之后,“我要換一個專業考,這個專業的專業課太深奧了,一點都看不懂,我是不是應該選擇大家都是零基礎的法律碩士?還是選擇自己本來就讀了四年的化學專業。”消極的情緒逐漸蔓延,小李突然對復習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每天在自習室里總是心不在焉的,政治和英語復習是很有條理的,但專業課上的消極怠工,讓小李的復習狀態一落千丈。
誤區引爆點:
小李在制定學習計劃時陷入了心理誤區,即對自己的評價以偏概全。這表現在對自己的非理性評價上,僅僅憑借自己短時間的表現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小李因為自己在學習上遇到一些挫折,就簡單地將原因歸為自己的意志力等之上,覺得自己“不能堅持”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換句話說就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這樣的結果常導致自暴自棄、自責自罪,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一錢不值而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在考研復習的初期,本來因為目標方向都不很清晰,在學習的計劃性上存在波動是正常的。隨著復習的逐漸開始,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但如果因此變得焦慮、抑郁,在學習上自卑,就得不償失了。考研中最忌諱的是不停地想更換一些看起來容易報考的專業,選擇跨專業考研需要謹慎對待,畢竟學習了四年的專業自己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專業課復習起來也會比較順心。
指南針——切忌過度自責,坦然面對問題
回到為學習制定計劃上。穩步按照計劃學習可以給人一種道德上的安全感,但是賦予計劃過高的地位,好像一旦計劃沒有餞行就是自己道德上墮落,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沉溺其中會讓人走入死胡同。人的心理活動是非常復雜的,會受到生理狀態周期性起伏乃至各種因素的作用。此外,長期、持續的學習活動不僅受心理的影響,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不可預知,甚至未被認識到的影響因素,因此學習計劃只是對復雜的學習問題的簡單化方案。計劃被打破說明計劃本身并不合理,而不是個人的道德出現了問題。
小李應該首先認識到學習整個過程,在初期有迷茫與起伏是正常的。出現自己沒能按照計劃學習的情況時,不必貶低自己的價值等,相反,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問題,避免陷入過分概括化的誤區。冷靜下來后,再思考自己不按計劃學習背后的原因。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擺脫過分自責的情況,試著同自己的好朋友溝通,或者向自己的老師介紹一下自己的學習模式,聽聽旁人的評價,也許能夠讓自己更加準確地明了問題在何處。
這三個考研初期容易踩中的雷區,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可要認真看清楚,小心避免,才能取得考研戰爭最后的成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