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次招收大陸研究生與博士生的結果日前公布,653個名額只招到了248名學生,80所學校中的41所“顆粒無收”。島內輿論說,這樣的結果其實早可預見,說明當年把“三限六不”歧視性規定加諸陸生的政策制定者太短視。
規定太苛刻
6月8日公布的招收大陸研究生、博士生結果顯示,核定招生名額653名,缺額高達405名。
臺灣教育界普遍認為,對陸生限制過于苛刻是招生不足的最大原因。大陸學生要去臺灣,必須忍受“三限六不”,包括不能拿獎學金,不得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得留臺就業,本科生不能上公立大學等。
大陸學生的待遇比一般外籍學生還要糟糕得多,甚至不能幫導師做課題,理由是課題費是公家的。陸生沒有健保,而外籍學生在臺4個月后即有健保。有關規定還強調,陸生的學費不得低于私立學校最低標準。
臺灣私立高校學費高昂,也許對某些富裕家庭來說,錢不是問題,但是“三限六不”的歧視性含義卻讓人不能不介意。
本科招生結果還未揭曉,不過從這次結果中也能略見端倪。此次招生,臺灣大學等公立學校明顯比較受大陸學生歡迎,但據規定,公立學校本科不得招收陸生。
當初為何沒預見?
臺灣近年少子化嚴重,多數高?嘤谡胁坏綄W生。2008年,一名臺灣學生以總分7.69分,平均一科不足1分(滿分100)的成績被大學錄取,充分證明臺灣高校如何求“生”若渴。
首次招收大陸學生結果不理想,令教育界失望。臺“陸委會”為此召開咨詢委員會議,尋求改善方法。有咨委提出,陸生來臺政策應該一步到位,否則來臺的陸生要么是家境太好,不然就是非法打工,兩岸學生將會有磨擦。咨委說,臺灣應調整相關政策,鼓勵陸生來臺并工作,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有工科研究生都是外籍生。
這樣的意見,當初在臺“立法院”討論陸生赴臺辦法之時就不絕于耳,教育界一直主張,應順應國際潮流,拿出好的條件,吸引優秀人才,但臺當局最終拿出的,卻是堪稱舉世罕見的苛刻規定。
“三限六不”的始作俑者是民進黨,不過國民黨擁有多數席位,卻選擇與之妥協。島內媒體質疑,國民黨當局讓“三限六不”過關時,難道預見不到今天的結果?
招生結果放榜后,馬英九表示,民眾對陸生來臺仍有疑慮,因此采循序漸進,先把條件訂嚴一點,等站穩后再逐漸放寬。對此,島內輿論指出,也許如何規避民進黨的“抹紅”,才是臺當局優先考量的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