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生入學專業基礎課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電子技術基礎[826]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系統、全面地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并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具備較強的分析和設計電子電路、解決基本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1基本放大電路 (1)放大電路的基本概念和技術指標; (2)基本放大電路的分析(包括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3)三種基本放大電路(共射、共集和共基)的特點比較; (4)FET的結構和分類,MOSFET工作原理、特性曲線和參數; (5)場效應管共源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三種基本放大電路(共源、共柵和共漏)的特點比較。 2多級放大電路 (1)多級放大電路耦合方式和零點漂移; (2)多級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3)差分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 (4)互補功率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參數計算。 3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線性應用電路 (1)虛短、虛斷和虛地的概念; (2)比例運算電路; (3)求和運算電路; (4)積分和微分運算電路; (5)集成運放其它幾種線性應用電路,包括電流-電壓變換器、電壓-電流變換器、數據放大器、絕對值電路和二極管限幅電路; (6)集成運放的頻率響應和補償。 4負反饋放大電路 (1)反饋的基本概念; (2)反饋的組態及判斷方法; (3)四種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分析; (4)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5集成振蕩電路 (1)R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2)L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3)石英晶體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4)非正弦波振蕩電路。電壓比較器,矩形波、三角波和鋸齒波發生器,壓控振蕩器(VCO)。 6有源濾波電路和模擬乘法器 (1)有源濾波的概念; (2)有源濾波電路的分類; (3)有源濾波電路的傳遞函數及主要參數; (4)模擬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構成的運算電路。 7直流電源 (1)直流電源的組成; (2)整流電路(包括半波、全波和橋式整流電路)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3)濾波電路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4)穩壓電路的工作原理,線性串聯型穩壓電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穩壓器的應用; (5)開關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第二部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1門電路 (1)TTL門電路結構; (2)集電極開路門(OC門)電路結構; (3)三態門電路結構; (4)CMOS門電路及其正確使用; (5)CMOS門電路與TTL門電路接口。 2組合邏輯電路 (1)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2)譯碼器、編碼器、數據選擇器和數值比較器的原理; (3)競爭與冒險基本概念及消除方法。 3觸發器和555定時器 (1)基本RS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和真值表; (2)施密特觸發器、單穩態觸發器實現原理; (3)555定時器及其應用,包括單穩態觸發器、多諧振蕩器、施密特觸發器和壓控振蕩器。 4時序邏輯電路 (1)時序數字電路的表示方法:轉換表、狀態轉換圖、時序圖; (2)寄存器、計數器設計。 5接口電路 (1)D/A轉換器組成、權電阻網絡、T型和倒T型電阻網絡、集成D/A轉換器、D/A轉換精度及轉換誤差估計計算。 (2)A/D轉換器組成、逐次逼近型A/D、V-T型(積分型)A/D、A/D轉換精度和轉換速度計算。 其它要求: (1)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中,“模擬地”和“數字地”的概念,連接方式; (2)電壓放大、電流放大和功率放大的概念區別及實現方式;恒壓源、恒流源的簡單實現原理; (3)常用電子儀器,如示波器、數字繁用表、信號發生器等在電子電路調試中的應用方法。
建議考生復習時,以對(參考書目)教材內容及教材習題的掌握為主;命題小組不會、也不會委托他人舉辦補習活動。
三、試卷結構
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1題型結構 (1)填空與選擇(20分) (2)簡答題(40分) (3)分析題(50分) (4)設計、計算和應用題(40分) 2內容結構(分數分配大致原則,實際題目的體現可能略有偏差)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70分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60分 模擬與數字電子技術等混合應用20分
四、參考書目(從以下3組圖書中任選1組學習,參考其它類似教材也可以;電子元件、邏輯單元等圖形符號標識規范以第1組為準)
1、《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4版)華成英、童詩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5版)閻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王淑娟、蔡惟錚、齊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楊春玲、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3、《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5版)康華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5版)康華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