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楊攀老師為大家做的“G20”相關考點梳理。以供考生復習。希望考生能夠考個好成績。
一、9月3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1、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四個進程 (1)這是探索前行的進程。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中國的發展注定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探索前進,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這是真抓實干的進程。我們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靠著拼勁、闖勁、干勁,靠著釘釘子精神,把中國建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8000美元。 (3)這是共同富裕的進程。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7億多人口脫貧,13億多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 (4)這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進程。我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敞開大門搞建設,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積極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互動持續加深,中國的朋友遍布世界。 2.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三個起點 (1)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新起點。 (2)中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起點. (3)中國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 3.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五個堅定不移 (1)全面深化改革,開拓更好發展前景。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釋放更強增長動力。 (3)推進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 (4)推進公平共享,增進更多民眾福祉。 (5)擴大對外開放,實現更廣互利共贏。 4.推動世界經濟的四個藥方 (1)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 (2)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 (3)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 (4)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5.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從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三個倡議 (1)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歷史一再證明,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穩定就沒有繁榮。各國安全緊密相關,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包打天下。 (2)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全球伙伴關系。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既把自己發展好,也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3)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①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②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開放為導向。③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合作為動力。④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共享為目標。 6.全球經濟治理要抓住以下重點:四個格局 (1)共同構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大局; (2)共同構建開放透明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治理格局,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釋放全球經貿投資合作潛力; (3)共同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動綠色發展合作; (4)共同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目標,共同增進全人類福祉! 7.四個不是,四個而是 (1)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2)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二、9月4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中的發言
加強金磚合作四點建議 (1)共同創新增長方式。 (2)共同完善全球治理. (3)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構建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4)共同促進國際發展合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9月4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的開幕辭
1.峰會主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2.四大議題: (1)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創新增長方式。 (2)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3)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 (4)包容和聯動式發展。 3.直面世界經濟挑戰的五點主張 (1)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 (2)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 (3)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 (4)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5)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各位同事! 4.建好二十國集團的四點建議 (1)與時俱進,發揮引領作用。 (2)知行合一,采取務實行動。 (3)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臺。 (4)同舟共濟,發揚伙伴精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