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科沿革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金匱要略學科成立于1978年,是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之一,是全國同類學科中第一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第一個舉辦全國中醫院校金匱師資培訓班。在1998年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中本專業名列前茅。2002年金匱要略所在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2003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點。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05年,承辦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三屆仲景學說學術研討會,并成立了以金匱要略學科為主要依托的黑龍江省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科所在中醫臨床基礎學科被確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所屬實驗室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重點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2009年被評為校級“優秀標準化教研室”、“文明教研室標兵”稱號。2010年金匱要略學科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010年被批準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2010年金匱要略學科聯合傷寒、溫病、內經專業承辦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繼續教育項目——全國中醫“四大經典”高級培訓班。本學科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的開發與實驗研究及張仲景辨證論治規律的現代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優勢和特色,碩果頗豐,已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醫療為基礎,科研為龍頭,教醫研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模式。學科及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外學術界頗有影響,本學科在國內同類學科中處領先地位。
二、學科帶頭人
姜德友教授,男,1960年5月生于黑龍江省東寧縣綏芬河鎮,共產黨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醫內科博士,哈爾濱醫科大學心內科博士后,基礎醫學院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金匱要略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重點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金匱教研室主任、國家級精品課《金匱要略》主講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傳統診療技術與民間驗方整理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中醫學會理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經典理論《金匱要略》師資培訓授課教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科學普及巡講專家、黑龍江省委干部保健專家委員會干部保健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863項目評審專家,國家重點學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評審專家。曾多次主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并在中央教育臺《肝病知識窗》欄目主講100期,及在黑龍江省電臺中醫寶典欄目中擔任主講嘉賓。姜德友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方治療疑難雜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中醫醫案學研究;中醫臨床思維研究;龍江醫派研究。現指導博士生13人,已畢業13人,其中1人為美國留學博士生,5人為韓國留學博士生,已出站博士后2人;在站博士后3人,現指導碩士生25人,畢業碩士生36人。
學術成就:在國家級期刊雜志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10余篇,主編、參編《龍江醫派叢書·龍江醫派創始人高仲山學術經驗集》、《金匱要略案例版》、《國家高校精品課程醫學類》、《仲景學術探賾》等學術著作及教材10余部。獲國家專利1項,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黑龍江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獲黑龍江省科技成果獎3項。主持國家科技部課題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教育部春暉計劃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省教育廳課題1項,市科技局人才創新課題1項,校級基金2項。獲國家優秀視聽教材獎2項,獲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2005年榮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并獲第八屆哈爾濱市青年科技獎;2002年被評為黑龍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2006年獲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學優質獎、2007年被評為全省優秀教師。2008年被評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首屆名中醫,黑龍江省名中醫。2010年被評為德藝雙馨省級名醫。主講《金匱要略》、《中醫醫案學》、《中醫臨床思維》、《中醫臨床學概論》、《中醫外科醫籍選》、《中醫養生學》等課程。
主治疾病 :心衰、冠心病、糖尿病及合并癥、腎病、肝炎肝硬化、風濕類風濕、痛風、胃腸病等內科疑難雜病。
三、學術帶頭人
李敬孝教授,男,1945年12月生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70年7月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曾任虎林縣虎林鎮醫院院長,1979年考入黑龍江中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1981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89年調教務處任副處長、處長。2000年3月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現為基礎醫學院金匱教研室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在中醫學術上全面系統地繼承和發揚中醫學經典《金匱要略》的理論與臨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19部,擔任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金匱要略》、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七年制教材《金匱要略》副主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總編《中醫學習指導叢書》12冊、《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學習及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導叢書》27冊。兼任高等中醫藥教育管理學會理事、高等中醫藥教育教材研究會副理事長、高等中醫藥臨床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黑龍江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等中醫藥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項目”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級精品課程《金匱要略》主講人。獲校級首批教學優質獎。2007年被評為校級名中醫,2010年被評為省級名中醫。主講《金匱要略》、《中醫醫案學》等課程。主治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王雪華教授, 1943年11月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中國醫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特約編委,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學科金匱教研室主任,中國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原黑龍江中醫學院基礎部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已被載入《當代名老中醫圖錄》,2007年被評為校級名中醫,2010年被評為省級名中醫。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為四大經典課程示范教學《金匱要略精講》主講人,完成80學時音像教材。榮獲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首批"優秀碩士研究生導師"稱號。國家級精品課程《金匱要略》主講人。獲校級首批教學優質獎。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四等獎1項,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SCI一篇。獲國際、國家、省級學術會議頒發的獎杯、獎牌、證書15個;主審、主編、副主編大型辭書、專著、教材、教參等計20部。善用經方治療腫瘤及放、化療損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結石癥、過敏癥、失眠、心悸、胃腸病、月經病、帶下病、不孕癥等內、婦科疑難雜病。
五、學術梯隊
姓名出生年份 畢業學校學位職稱 職務學術兼職
李敬孝 1945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教授 博導高等中醫藥教育教材研究會副理事長
中華醫學會黑龍江分會副主任委員
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雪華 1943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學士教授 博導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國才 1958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博士教授 碩導黑龍江省衛生廳副廳長
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蔣希成 1964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博士 副研究員 碩導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黨委書記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副院長
常佳怡 1983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助教
韓潔茹 1982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研究實習員
陳飛1984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助教
解穎1981年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碩士研究實習員
本學科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全國老中醫經驗繼承人導師2人、省名中醫3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碩士5人、學士1人。已形成人員穩定、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
六、研究方向
經過多年的發展,學科形成了穩定而有特色的4個研究方向:
1.《金匱要略》方治療內傷雜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2.中醫臨床思維方法研究
3.《金匱要略》方治療婦人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4.龍江醫派研究
七、實驗室、資料室建設
學科所屬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重點實驗室,有近100萬元的先進實驗儀器設備。有1名專職研究人員,學科資料室藏書豐富,醫學、自然科學、哲學等圖書近8千余冊及中醫藥10余種期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