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已經到來,一大批新規定也開始正式實施。這些新政的實施,不僅關系到學校師生的學習、生活,還關系到很多人切身利益。政策對于個人的影響從來都是宏觀性的,可能會牽扯到你當前的生活,也可能會影響你的未來的選擇。這里列舉出幾條新學期關于高等教育的教育新政,小伙伴們關注起來,看看這些政策將會怎么影響你的生活?
新政一:高校整治學術不端辦法實施
政策:高校整治學術不端辦法9月起實施認定六類學術不端行為
9月1日起,《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正式在全國各高校施行。此次教育部出臺的辦法,從教育與預防、受理與調查、認定、處理、復核、監督等多方面進行了制度設計,總體來看具有三大亮點:
亮點一:明確高校是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處理的主體
亮點二:健全教育與預防體系,首提建立學術誠信記錄
亮點三:認定六類學術不端行為
辦法將六類行為認定為學術不端,包括剽竊、抄襲、侵占他人學術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注釋或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未參加研究或創作而在研究成果、學術論文上署名等;買賣論文、由他人代寫或者為他人代寫論文等。違反其他根據高;驅W術組織、科研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也屬學術不端。
處理方式上,規定高校應結合行為性質和情節輕重處理責任人,包括通報批評、終止或撤銷科研項目、撤銷學術獎勵或榮譽稱號、辭退或解聘等。此外,還專門規定了異議與復核等程序,以確保“勿枉勿縱”。
影響:為學術界提供了有力的警示和參考
1.警示作用
這是教育部首次以部門規章形式對高校預防和處理學術不端作出規定,也側面體現著我國學術造假頻發的嚴峻形勢,規章的發布是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有力警告。
2.參考作用
此次出臺的新辦法對學術不端的預防和查處都做出了相關規定,使高校在實際操作中更有章可循,有據可循。從原本的規范性引導到如今明確規定出禁止事項,高校有了清楚的對比和參照去判斷是否符合造假或抄襲,為認定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提供了更加明確的依據。
新政二:高?萍汲晒D化收益全留歸學校
政策:教育部、科技部:高?萍汲晒D化收益全留歸學校,不繳國庫
教育部、科技部日前發布《關于加強高等學?萍汲晒D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學校。(央視網8月18日報道)
1.高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不需要審批或備案。
2.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學校,納入單位預算,不上繳國庫;在對完成、轉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后,主要用于科學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
3.鼓勵高校與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及其他組織聯合建立研究開發平臺、技術轉移機構或技術創新聯盟,共同開展研究開發、成果應用與推廣、標準研究與制定。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研發平臺,要按6功能定位,建立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效開放的機制,加大向社會開放的力度,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服務支撐。
影響:提升成果轉化率,行政與學術分離的必由之路
1.提高高?萍汲晒D化率。這一決策的最大裨益就是高?萍汲晒D化率將有效提高。目前我國高等院?萍汲晒D化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不健全,多數高校學術評價以“核心期刊”為依據,以內部頒布的量化考核為準,這種單一的評價機制導致了學術生態環境的惡化。成果轉化收益回歸高校更利于體現科技成果的價值,改變當下的學術評價機制,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2.促進高校行政權與學術權相分離。大多高校是由科研學者所在單位或科研院校負責處理科技成果的轉化,但總會因為部分高校行政權與學術權緊密結合,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將科技成果留歸高校,是高校行政權與學術權相分離的必要之舉,也是“科研歸科研,行政歸行政”的應有之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