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澄清一下自己對考研的態度——你是否真的想考研?
有的同學因為對走向社會沒有足夠的信心或心理準備,為了給家長、同學一個體面的逃避就業的借口,于是決定考研。由此考研成為不得已的“需要”,而并不是真正的“想要”,這種葉公好龍的態度自然不會產生有效的行動力。
其次,判斷一下自己的動機如何。
動機過弱,就難以產生行動力,考研也就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學習的時候就會浮躁、拖沓;而動機過強,目標過高,求勝心切,也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甚至抑制人的行動,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再次,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已經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知道,人的態度、情緒都很容易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但人的行為卻具有相對穩定、甚至刻板的特點。如果一個人能將自己的良好行為發動起來,并堅持一段時間,那么這種行為就會逐漸轉化成自覺的習慣,就如同日常的洗臉、刷牙一樣,不需要有人督促和提醒,我們自己就會去做。
那么,怎么做才能克服浮躁、拖沓的不良習慣,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從而更好地投身到備考復習中去呢?
1. 對考研多建立一些感性認識,多一些親身體驗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學們可以去打算報考的院校參觀一下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實驗室及設施,向在校的研究生請教考研的經歷和體會,查閱所選專業的相關文獻或介紹,了解本專業最新的研究方向、應用前景和社會效益,以及該專業導師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等。如果條件受限,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或采用其他的方式進行了解。有了這些現實的刺激,人的理想和激情就特別容易被調動起來,考研將不再只是心中的一個海市蜃樓,而成為一個真實的愿景。
2. 明確目標后,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轉變
可以時刻提醒自己,“我要成為某某學校的一名研究生!這是我的追求,我要為之付出實際行動!”立下志向,就要全力以赴,徹底告別過去那些與學習相抵觸的習慣,建立一套與備考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包括為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科學的復習計劃。
3. 維持適度的動機水平
不要給考研附加太多功利的東西,只將其當作一次自我的提升與完善即可。這樣不論結果如何,考研這個過程的本身就足以讓人享受。天道酬勤,考研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多方面的收獲,不僅包括知識系統的建構和完善,還會有人格的成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抗壓能力的提高等等。具備了這樣平和的心態,你就會發現,考上研究生,不過是考研路上采擷到的花朵之一罷了,真正的收獲遠不止這些。
4. 學會與自己講和
不要給自己過多壓力,以至于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努力讓學習成為一件輕松而快樂的事情吧。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