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流體力學學科源于航空學院的原53專業,1970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并入后,學科力量進一步增強。從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1985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1996年獲力學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1998年批準為長江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1992年原國防科工委在本學科設立“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995年原航空工業總公司又成立了“航空氣動力數值模擬”重點實驗室,2007年進入國家重點學科的培育計劃,學科依托的“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國防重點實驗室”2008年順利通過評估。師資強大,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2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目前我院流體力學學科主要包括3個研究方向:理論與設計空氣動力學研究、實驗空氣動力學研究、流固耦合、氣動聲學等交叉學科研究等方向。該學科依托“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突出翼型、機翼與新概念飛行器布局設計主要特色,建立了包括理論分析、數值模擬、高速/低速風洞實驗在內的綜合研究軟硬件環境。學科建設注重前沿性、創新性,在設計空氣動力學、流固耦合力學、流動控制技術等重點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日趨完善的分析、評估與驗證完整體系。
學科方向
方向1:理論與設計空氣動力學研究
是流體力學學科的重點與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理論與計算流體力學以及設計空氣動力學研究。建成了一套翼型、機翼與新概念布局設計的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體系,所設計的翼型和機翼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方向2:實驗空氣動力學研究
依托“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國防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內最大的低速翼型風洞與國內第一座連續增壓高速翼型風洞,以及數座其他類型風洞,在我國空氣動力學學術研究和型號研制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展了新設計概念和設計方法的風洞實驗驗證研究,如新布局研究和等離子隱身、減阻研究等;擁有激光測速儀、紅外熱像儀、熱線、熱膜風速儀等先進儀器,開展了復雜流動測試和流動機理的研究;擁有動態測壓、測力等非定常測試技術。
方向3:流固耦合、氣動聲學等交叉學科研究
發展了以氣動彈性為重點的流固耦合力學與控制研究體系和氣動聲學研究體系。將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解決型號設計問題相結合,開展了多層次的非線性流固耦合和氣動聲學耦合等交叉學科研究,解決了目前飛行器設計中無法解決、很難解決或解決不好的非線性交叉學科難題。
平臺條件
翼型葉柵空氣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風機泵研究中心
招生學院
航空學院航海學院
導師
高正紅、葉正寅、張彬乾、蔡晉生、宋文萍、楊永、華俊、劉鋒、高超、李杰、李華星、張正科、鐘誠文、李棟、詹浩、高永衛、白俊強、宋保維、潘光、彭小忠、焦予秦、李一濱、桑為民、楊旭東、史愛明、張偉偉、武潔、王剛、韓忠華、孟宣市、許和勇、劉秋洪、屈崑、惠增宏、解亞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