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報道,湖北武漢武昌首義學院圖書館給考研學生“定制”了598個實名制座位。學校圖書館規定,只要提交一份簽名承諾書,出示學生證和對應的一卡通號碼,準備考研的學生就可以申請一個實名制座位。這些不會被搶走的座位被戲稱為“學霸專座”。
考研熱催發了圖書館的“占座熱”
“占座”在大學校園早已司空見慣,近年來更是不斷升溫,人氣較高的課堂、吃飯高峰期的食堂、考前的圖書館,時時處處都在上演占座“熱播劇”,“劇中”占座之爭愈演愈烈,也不乏為爭一位而惡語相向、大打出手的。無論是課本、書包,還是水杯、雨傘,無不成了學生們的占座“神器”,而占座無形中成了大家公認的規矩,有人占了座,其他人自會另尋他處。
圖書館“一座難求”的現象在很多大學都存在。大學圖書館的實際功能遠超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除了提供圖書借閱,大學圖書館還是學生平時自習、考前復習、撰寫論文、小組討論的空間,已不只是“看書的地方”。圖書館有限的座位和同學們對圖書館座位的強烈需求,成了許多高校長期沒能妥善解決的矛盾。
各大高校主要有三種解決思路:一是開源,就是想辦法增設座位,新建、擴建圖書館;二是引流,就是將學生引向圖書館以外的地方;三是優化資源配置,盡可能讓每個座位的使用價值達到最大化。 新建、擴建圖書館需要大量資金,也需要土地資源,多數高校沒有這樣的條件,而高校的教室平時都要上課,無法接受引流而來的學生,優化配置圖書館資源成了最現實的辦法。
制定“學霸專座”未免小題大做
近日,一高校為考研學生“定制”了598個實名制座位引發熱議。據悉,在這之前,該校圖書館采取“先到先坐”原則,之后出現了使用各種手段惡意占座的現象,由此訂立新規。可有同學認為,以前的公共座位變成了如今的“個人專座”,“這種感覺不太好”。對此,該校中區圖書館主任解釋,其實每一個圖書館都是留有座位給自由閱覽的同學的,但是事實上僅有272個座位留給其他同學閱覽書籍。如此之大的差距,難道高校成了“考研基地”?制定“學霸專座”真的有必要嗎?
圖書館作為學校公共資源,理應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則。而高校設置的“學霸專座”無疑剝奪了不考研者在圖書館閱讀學習的機會,損害了他們的權益。誠然,“學霸專座”是對考研學生的支持,我們也不否認,座位實名制也有效制止了肆意占座卻不來學習的現象,可此舉真的合適嗎?這樣還有公平可言嗎?
“學霸專座”不值得提倡
涉嫌歧視
“學霸”固然學業優秀,但并非就可以擁有這樣的特權,而且,學生的“偏才”“怪才”,相比于“學霸”或更“稀缺”,何況即使再平凡普遍的學生,都應該受到尊重,如此厚此薄彼,挫傷非“學霸”的積極性,助長“學霸”的傲慢與驕傲,不利于學生的良性競爭,更不利于養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學霸專座”明顯于法無據,有違法嫌疑。
大學是學生求學的地方,應該是充滿人文學術氣息、弘揚平等公平的一塊凈土,崇尚互相謙讓寬容的君子之風。當然,高等學府也不可能與社會隔絕,但大學校園終究不是商業社會,應該遠離世俗的浮塵,“學霸專座”折射出價值取向上的功利、浮躁、庸俗、淺薄,于教書育人的學校,則顯然尤其令人沉重。
違背了圖書館的公共性
將全校師生所共有的座位指定分配給特定學生,違背了圖書館的公共性,將其變成個別人的“準私有空間”,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有更妥善、更公正的辦法。比如說,對那些準備考研或參加其他重要考試,需要復習的學生,校方可以提供專門的座位預約渠道,并且預留出座位用于預約,而不必為他們單獨設立“專屬座位”。
是低效的管理方式
在預約制中,座位是提供給所有“確實有需要”的人的,針對的是不特定的大多數,有需求的學生可以平等地獲取座位使用權;而在專屬座位制之下,圖書館座位成了一小撮人的“特權”,其他對座位有迫切需求的人無法得到座位。此外,預約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座位只會被有需要的人占用,而實施專屬坐位制,就算那些“座主”再怎么刻苦,也總會有幾天因故不來。
自高校擴招以來,高校建設受制于土地、資金等因素,沒有滿足迅速增長的在校生的需求。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高校資源“僧多粥少”的狀況都很難得到根本改善。學校管理者應該提高管理水平,用高效、公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武昌首義學院的錯誤做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