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希拉里·克林頓正式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女性。從默克爾到樸槿惠,從賴斯到昂山素季,活躍在政壇的"鐵娘子"們一直都是熱議的話題。都說政治是男人的舞臺,其實不少女性在此叱咤風云。世界之大,女強人如云。她們之所以能夠獲得像開掛一樣的人生,不僅是因為具備實打實的能力,還因為她們付出了他人不能企及的努力。
美國:希拉里
【學歷】1965年,希拉里進入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大學主修政治學。1969年,她又就讀于耶魯大學法學院,197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希拉里是美國第67任國務卿,前聯邦參議員,是美國著名律師、政治家。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希拉里的丈夫。她參加了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并曾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中大幅度領先,但最終敗給了伊利諾伊州的聯邦參議員貝拉克奧巴馬。
奧巴馬成功當選后,提名她出任國務卿,并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3位女性國務卿。2012年8月23日是《福布斯》雜志第九次編制發布全球權勢女性榜,希拉里位居第二。
德國:默克爾
【學歷】1973年至1978年間,默克爾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默克爾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1989年11月踏入政壇,加入原民主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
韓國:樸槿惠
【學歷】1970年至1974年,樸槿惠就讀于韓國西江大學電子工程系,獲理科學士學位。樸槿惠亦曾于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進修。1987年獲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頭銜,并曾于該校研修"最高產業戰略課程"。
樸槿惠是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也是東亞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統。其父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后,她便入住青瓦臺,任韓國女子童子軍名譽總裁。其父母相繼被刺殺,并遭國家清算,她一度遠離政壇,歷經背叛,放棄婚姻。著書《心之新路》、《人與人》、《樸槿惠日記》等。
阿根廷:克里斯蒂娜·基什內爾
【學歷】1970年代,克里斯蒂娜在拉普拉塔國立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并于1979年獲得法律博士學位。
阿根廷現任總統克里斯蒂娜基什內爾是已故前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的遺孀。她是阿根廷第二位女性總統,也是阿根廷第一位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女總統。
2007年7月,克里斯蒂娜被確認為代表執政黨阿根廷正義黨的勝利陣線集團參加該年大選的候選人。克里斯蒂娜以得票率領先超過15個百分點成功當選阿根廷新一任總統,2011年10月,她以絕對優勢獲勝總統選舉,贏得連任。
緬甸:昂山素季
【學歷】1963年,昂山素季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并在1967年獲得學士學位。
1990年,昂山素季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5月2日,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季當選緬甸人民院議員。在她的一生中,因為支持民主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于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于獲釋。就像南非的著名領導人曼德拉一樣,昂山素季已經成為面對壓迫時和平反抗的國際象征。
1991年,諾貝爾委員會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昂山素季,"以表彰她在爭取民主和人權上的非暴力斗爭"。2012年6月16日,昂山素季在挪威奧斯陸補領了遲到了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菲律賓:阿羅約
【學歷】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曾就讀于華盛頓喬治敦大學,有金融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她與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是同班同學。
1986年2月,阿基諾夫人上臺,阿羅約被任命為貿工部部長助理。1992年5月,阿羅約夫人當選國會參議員。由于表現出色,擔任參議員不久,她就被任命為四個重要的經濟委員會的主席,1998年,她被香港一家周刊評選為當年"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婦女"。
1998年5月阿羅約當選為副總統,兼任社會福利與發展部長。2001年1月20日菲律賓叛亂中阿羅約接替前總統擔任總統職務,成為菲律賓第14任總統。2004年5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
泰國:英拉
【學歷】泰國前總理英拉,在泰國清邁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和政治學碩士學位。
她曾是泰國著名企業家,1994年任泰國彩虹傳媒公司總經理,1999年任泰國AIS電信公司副總裁,2002年至2006年任AIS電信公司總裁,2006年至2011年擔任SC地產公司總裁。
2011年8月5日,在第24屆國會下議院第二次會議上當選為泰國第28位總理,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腦。1967年出生的她也是泰國近60年以來最年輕的總理。《紐約時報》這樣描述英拉:"她總是有自己的方法讓別人同意她的觀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