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秘密登上了飛機飛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來同基辛格進行了會談。1972年, 尼克松總統訪華,這標志著自新中國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于打破。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文都考研政治趙英超老師今天帶領大家學習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一、形成和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必須獨立自主,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號的干涉;中國真正的獨立和在國際上的平等地位,決不能依靠外國恩賜,主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努力爭取。 新中國成立初期:“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三大方針。 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0世紀60年代:反霸權主義政策;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維護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維護世界進步與和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真正的不結盟” 冷戰結束后: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大以來: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不移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獨立自主地處理一切國際事務的原則 (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三)堅持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的原則 (四)堅持愛國主義與履行國際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三、“外交軟實力”
加強外交軟實力。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如:關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求發展的觀點;關于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觀點;關于包容互補、尊重文明多樣性的觀點、關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為重要手段來保證國際安全的觀點,關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展廣泛國際經濟互利合作的觀點。最近中國在總結上述理念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口號。中國把這些理念體現在外交政策、外交實踐和對外宣傳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國際聲望和國際地位、加強了對外影響力。
截至2016年3月,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73個。在全球化的新國際格局下,中國堅持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提高國家外交軟實力中的作用逐漸凸顯。文都考研政治趙英超老師提醒大家準確把握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掌握我國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了解在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不同外交政策,做到史綱和毛中特的融會貫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