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科專業簡介
民俗學是一門以民間風俗習慣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科學。研究內容包括對民俗事象的理論探索與解釋、對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研究與敘述、民俗學方法論研究、民俗資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的探討。民俗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在我國從公元前 21世紀夏王朝建立就開始發生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應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需要而產生,在中國獨特的自然與文化環境中積淀。民俗學應用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論,以民俗文化為研究對象,對于我們了解民間文化,增強對我國乃至世界其它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基本國情的認識都有現實意義和學科價值。中國現代民俗學,自1918年北京大學成立歌謠征集處以來,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民俗學是一門新學科,又是一門熱門學科,它的學科發展和學術研究將為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推進新時期的文化建設注入更加強勁的力量。
我校民俗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有兩個:民俗文化學和藏族民間文學。其 研究方向的特色和優勢在于: 青藏高原擁有豐富而獨特的多民族民俗資源,且具有悠久的文化傳承歷史。其中藏民族民俗文化史最為久遠而博大,它與周邊各民族民俗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個性獨特的區域性、民族性民俗話語系統,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和開發應用價值。本研究方向依托本校地處青藏高原的地理優勢和本校研究隊伍的學術優勢,圍繞青藏高原民族民俗文化史研究,就最具特色的民俗事象溯源辨流,闡釋其文化內涵,以尋求民族民俗文化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和科技革命發展的途徑。本研究方向不僅對于青藏高原各民族特別是藏民族文化精神的整體把握,以及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于研究高原民族文化如何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革命的大勢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理論水平,能從事民俗學教學與研究的專業人才,學位獲得者也能從事文化宣傳、文化旅游、新聞出版、黨政管理等部門的專門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三、研究方向
(一)民俗文化學
(二)藏族民間文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