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應用化學
一、學科簡介
應用化學是一門化學與化學工程與工藝交叉的學科專業,其特點是使用化學的基本理論解決生產實際中的一些化學問題,并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中,產生經濟、社會效益,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應用化學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研究應用催化、功能材料、精細化學品、環境友好過程等涉及的制備原理和工藝技術的二級學科,是綜合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稀土配位化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和工業化學等知識的工程技術學科。
本專業圍繞應用催化、功能材料、過程添加劑、環境友好過程等研究,現有骨干教師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近5年年承擔各級重大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發表SCI、EI論文60余篇,培養指導碩士研究生50余人。
多年來在煤基合成氣及其下游產品多相催化轉化工藝方面,開展了先進催化材料、反應工藝控制、過程環境友好化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開展了新結構、不同尺度金屬催化劑、微孔分子篩催化劑、固定化酶催化劑、功能炭材料、納米催化劑、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和大孔生物陶瓷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獲得了高性能新型多孔結構催化劑,實現目標反應對催化反應工藝的需求,取得了系列成果。開展了水煤漿制備技術升級以及穩定性控制技術研究,開發了新結構類型的復合添加劑及其合成工藝。
圍繞煤化工、特色制藥等產業中的科學問題,開展了過程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高效利用與清潔生產途徑與機制研究,通過膜分離-連續離交-濃縮結晶新途徑分離賴氨酸,等電沉降-膜分離-離交耦合途徑分離谷氨酸,擺脫依靠離子交換提高谷氨酸收率的方法,大幅度降低離子交換柱再生的酸堿消耗;淘汰了味精生產中粉炭柱脫色工藝,減少洗柱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針對大型煤化工基地中凸顯的水資源短缺、過程排污量大等問題,減少煤化工基地對黃河的依賴及污染問題,實現煤間接液化產業鏈的節水與減污。針對黃河中上游流域能源煤化工行業高鹽廢水處理難的瓶頸問題,重點開展了復合污染的動態源解析、高鹽廢水處理過程和機制研究以及低成本脫鹽減排技術原理創新和集成應用機理研究,形成了變廢為寶、因地制宜的梯級利用、多級利用、生態利用、減污節水的綠色化學新體系。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教學科研、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目標是:
1. 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 碩士研究生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應達到能夠讀懂本專業學術論文;應具有熟練運用本專業常用實驗方法、計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實踐能力;應具有參加完整科研過程的科研能力。
3. 掌握一門外國語,碩士研究生應能運用該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
4.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三、培養方式
充分發揮導師指導碩士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學術群體作用的培養機制。強調在培養過程中發揮碩士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加強碩士研究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努力營造創新氛圍,培養碩士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嚴格考核,建立必要的競爭和淘汰機制,確保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具體如下:
1、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技術素質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培養質量。
2、采取講授、自學、討論等形式進行課程的系統學習,充分調動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選修課要突出特色,因材施教,注重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單科考試(或考查)與綜合考核相結合,對碩士研究生的理論知識、科研能力、實驗技能和外語水平做出全面評估。
3、導師要認真抓好論文的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撰寫和答辯等關鍵環節,確保論文質量。
4、加強學術交流。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聽取學術報告一般不少于八次。每學期至少做兩次學術報告;作論文期間應報告階段性成果,一般不少于三次。
5、論文答辯之前,在本專業教師、碩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范圍內作一次學術報告。
四、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 3 年,最長不得超過5年(含休學等中斷學習的時間),優秀碩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者,可申請提前答辯和提前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五、研究方向
1、煤基化學與化工工藝
研究內容包括:煤/天然氣基合成氣轉化催化新材料及工藝研究;煤基下游產品高效、潔凈合成研究;CO2利用工藝,水煤漿制備新技術研究等。
2、功能材料合成與應用
以綠色合成化學中新方法、新反應研究為中心,重點開展以活性炭、分子篩、功能多孔復相陶瓷材料等無機材料為載體的新型固體酸堿催化劑的制備及應用研究。新型無機材料的表面修飾與改性、合成與分析、催化應用等研究;無機抗菌材料的研制及抗菌機制研究;具有催化或吸附功能的活性炭基材料應用基礎研究。
3、綠色化學新技術
開展煤化工、制藥工程等產業中清潔生產和水資源利用,開展煤化工高鹽廢水處理過程和機制研究及低成本脫鹽減排技術原理創新和集成應用機理研究;開展廢水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高效利用與清潔生產途徑與機制研究。
4、精細化學品合成工藝
開展煤化工及其下游精細化工產品的合成及特性研究;開展與石油和天然氣能源相關的精細化學平合成工藝研究;開展其它功能分子的設計和合成研究。
六、課程設置與學分計算
1、課程設置
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按類別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
2、學分計算
第一外國語17學時計1學分(136學時),其它課程 17學時計1學分,實驗課34學時計1學分,補修課不計學分。
總學分控制在40—42學分以內,其中課程學分為33—35學分(學位課課程不少于25學分),必修環節學分為4學分,創新能力3學分。
(1) 學位課課程:25學分
① 公共必修課:13學分
② 專業共同必修課:6學分
③ 研究方向課:6學分
(2) 非學位課課程:8-10學分
(3) 跨學科、專業和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碩士研究生,需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3-4 門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必修環節:4學分
(1)教學實踐或專業實習2學分
教學實踐與專業實習是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每位碩士研究生都必須參加,其評價材料是申請學位的必備材料之一。
教學實踐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如輔導本科生有關課程,指導實驗、協助指導畢業設計(或論文)等,累計時間不少于4周。教學實踐應在本學科、專業指定的教師指導下進行,完成后填寫《寧夏大學研究生教學\專業實習考核表》,經指導教師及院、系審核后歸入本人檔案。
專業實習的目的是增強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知識和獨立工作能力。專業實習包括進企業、進社區、下鄉等方式,專業實習累計時間不少于4周。專業實習結束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寫《寧夏大學研究生教學\專業實習考核表》,并由接受實習單位作出相應的書面鑒定。
(2)文獻綜述、開題報告1學分。
碩士研究生文獻閱讀要結合課題研究方向和具體的研究領域進行,參考文獻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文獻綜述報告不少于4000漢字。
(3)學術報告1學分,在學期間,必須參加十次以上學術報告活動,每次學術報告活動結束后,碩士研究生本人應手工填寫學術報告登記表。
創新能力3學分
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獲得3學分。
(1)主持或參加研究生創新項目;
(2)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一篇(本人署名前二位);
(3)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學術科技競賽獎;
(4)獲得發明專利排名前三位的發明人或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排名前三位發明人。
以上各項的署名單位必須為寧夏大學,否則不予認可。
3、課程考核方式與標準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考核可采取多種方式。除實驗、實習課可以進行考查外其它課程一律進行考試。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考核采取考試方式,政治理論課亦可以采取課程論文方式。選修課程的考核可以由任課教師根據培養方案對課程的要求決定。
所有課程考核成績實行百分制,學位課程及格標準為75分以上(含75分),非學位課程及格標準為60 分以上(含60分)。
七、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半,結束后進行中期考核,實行分流制。具體辦法見《寧夏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
八、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碩士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位論文中可以集中體現。碩士生應積極參與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注意選擇有重要應用價值的課題,學位論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見解。碩士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并在規定時間完成開題報告。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要求達到概念清楚、立論正確、分析嚴謹、計算正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圖表清晰、層次分明,能體現碩士生具有寬廣的理論基礎,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優良的學風。與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礎上繼續進行的課題,必須在論文中應明確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學位論文必須采用計算機編輯和輸出,具體格式參照《寧夏大學學位論文格式、書寫規范》。用于學位論文的實際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一年。
論文階段報告應對論文進展情況和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作出小結。
1、開題:在導師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和調研,于第三學期末,確定論文題目和研究內容。通過開題報告論證,寫出論文工作計劃,開始進行論文研究和撰寫工作。
2、中期檢查:在第四學期末,由導師組就論文擬定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為第五學期初全院檢查做好準備。
3、論文答辯:從通過開題報告到論文答辯,需滿一年時間。第六學期五月份之前,完成論文撰寫、修改、印刷工作,五月下旬進行答辯。
九、其它學習項目安排
除完成以上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工作之外,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在中文核心及其以上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導師必須是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單位是寧夏大學發表或錄用教學、科研論文1篇;或以第一發明人或第二發明人(導師是第一發明人)且發明單位是寧夏大學,申請國家發明或設計專利1項。
十、畢業與學位授予
碩士生在學習年限內完成培養環節各項內容并取得規定學分,通過中期考核和論文答辨,符合畢業資格者,準予畢業。符合畢業條件且通過寧夏大學學位英語考試者可授予工學學位(學位英語考試由研究生院組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