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凝聚態物理
寧夏大學物理學科是伴隨學校的建設發展,歷經五十年的積累,逐漸建設起來的具有學科交叉特色,理論與實驗研究并重的基礎學科。2001年建成凝聚態物理碩士學位點,同時是首批“寧夏自治區重點學科”。在此基礎上,2011年被批準成立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本學科擁有特色鮮明、既相對獨立又交叉支撐的研究方向:1)復雜系統理論及其應用。以自然系統、人工系統和社會系統等各類復雜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揭示這類系統行為特征和相關機制為目標,多學科交叉研究系統的復雜性及其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的應用,為相關工程設計或社會經濟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光電材料。基于半導體物理、計算電磁學、轉換介質的新型人工結構功能器件的研究,為高效光電轉化和特殊光效應的實現提供理論基礎,實現新型光子晶體光伏電池和LED設計,以及對新型人工電磁介質的電磁相互作用機理的深入研究,使科研觸角直入信息安全的前沿;3)材料物理。研究新型結構材料的成份設計、加工以及相關理論,形成了以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平臺、以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為紐帶、直接服務自治區新型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為特色的科研與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分子動力學模擬的物質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表征材料物性和揭示相應機理的量子理論方法的計算,為地方新材料產業提供理論指導;4)反常統計物理及其應用。基于傳統統計物理(廣延統計物理)無法研究具有長程相互作用、長時時間記憶和強時空關聯等復雜系統的特點,以及無法合理解釋臨界現象的大漲落、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等等發展演化等的缺陷,完善或擴展現有非廣延統計熱力學,并以已有的和正在建立的不同于傳統統計物理(反常統計物理)的方法研究復雜的物理系統、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等各類復雜系統,揭示其發展演化規律。
本學位點集聚了一批科研能力強的高學歷人才,形成了一支梯次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的研究群體。目前有10余位博士工作在物理學各方向上,在復雜系統的演化動力學和統計動力學、光子晶體的能帶理論和慢光波導、新型人工電磁介質、第一性原理計算、分子動力學模擬、新型結構材料的成份設計及相關理論等前沿領域開展了富有創新的工作。在國際權威刊物發表了一系列引起同行關注的高水平論文。目前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前期研究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寧夏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各有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自治區313人才工程”,顯示本學位點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學科發展優勢。
凝聚態物理碩士點的建設和發展,將解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物理學方面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技術需求,形成區域特色產業的科學技術支撐力量,促進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基礎支撐作用,逐步形成少數民族地區獨具特色的創新學科群體,實現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三大功能,促進地方科學技術進步和教育發展。
二、培養目標
凝聚態物理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獨立工作能力且兼有人文素質,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在高等學校、科研部門及經濟建設單位從事凝聚態物理專業及相關的教學、科研、工程設計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具體要求是:
1、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掌握堅實的數學、物理學理論基礎,扎實系統的專業知識,能熟練運用各種分析方法、數值計算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碩士學術水平。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健康的體魄。
三、培養方式
對碩士生的培養采取理論學習和科學研究相結合、指導教師個別指導與碩士點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學習以自學為主,配合任課教師指導和作業檢查,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又要發揮碩士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每個研究生的培養計劃,既要使碩士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使碩士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特別是注意碩士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
四、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 3 年,最長不得超過5年(含休學等中斷學習的時間),優秀碩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者,可申請提前答辯和提前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五、研究方向
(1)復雜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致力于揭示大規模多層次互耦合單元構成的復雜系統的結構、功能以及動力學復雜性。致力于理解從微觀到宏觀直至宇觀世界的基本過程及其規律,揭示這些物理世界的系統共性與特性。特別關注包括人造系統、自然系統甚至社會系統的自組織與自適應、合作與對抗等因素決定的系統演化規律及其動力學機制。主要領域包括混沌、分形、孤子與孤波、復雜網絡等復雜性研究的交叉前沿。以自然系統、人工系統和社會系統等各類復雜系統為研究對象,以揭示這類系統行為特征和相關機制為目標,多學科交叉研究系統的復雜性及其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的應用,為相關工程設計或社會經濟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光電材料
基于計算電磁學、轉換介質的新型人工結構功能器件的研究,為高效光電轉化和特殊光效應的實現提供理論基礎;深入探討新型人工介質的電磁相互作用機理以及彈性介質的彈性波散射行為;基于半導體物理,實現新型光子晶體光伏電池和LED設計,使科研觸角直入信息安全的前沿。
(3)材料物理。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功能材料建模和計算機模擬、材料的物理性質與結構設計、材料的物性分析及參數定征、材料的性能和內部物理規律、材料的缺陷分析與成像;研究新型結構材料的成份設計、加工以及相關理論,考慮在應力應變場、電場、磁場、熱場等一種或幾種物理場作用下,在理論解析的同時,引入先進的實驗分析表征手段,研究新型結構和功能材料的微觀、宏觀性質及兩者的內在聯系。特別關注性能優異于傳統高溫合金、金屬間化合物和高溫陶瓷材料性能的新金屬結構材料, 以滿足一些特殊部件的要求。形成以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平臺、以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為紐帶、直接服務自治區新型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為特色的科研與人才培養模式。
(4)反常統計物理及其應用
利用現有的非廣延統計熱力學、非完整統計、q變形理論等研究復雜系統;以已建立或正在逐步建立起來的將“完全開放”思想引入傳統統計物理、非廣延統計物理、非完整統計、q變形理論和統計物理中的格林函數方法等的新的統計物理方法研究物理系統的性質,及將這樣的統計物理方法用于研究復雜的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等各類復雜系統的發展演化規律,為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進而利用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規律為人類造福而提供理論依據。
六、課程設置與學分計算
本專業研究生課程按照以下原則進行:1)理論課設置以能讀懂本專業學術論文為目的,設置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課程;2)以能熟練運用本專業常用的實驗方法、計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為目的,設置本專業必需的案例分析與強化訓練課程。
本專業研究生課程按類別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學分計算按照第一外國語17學時計1學分(136學時),其它課程 17學時計1學分,補修課不計學分進行。具體設置與學分分配情況見《凝聚態物理專業攻讀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一覽表》。總學分控制在40—42學分以內,其中課程學分為33—35學分(學位課課程不少于25學分),必修環節學分為4學分,創新能力3學分。跨專業和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碩士研究生,需補修本學科大學本科 3門主干課程。其中必修環節包括:
(1)教學實踐(2學分)
教學實踐是本學位點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每位碩士研究生都必須參加,其評價材料是申請學位的必備材料之一。
教學實踐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如輔導本科生有關課程,指導實驗、協助指導畢業設計(或論文)等,累計時間不少于4周。教學實踐應在本學科、專業指定的教師指導下進行,完成后填寫《寧夏大學研究生教學\專業實習考核表》,經指導教師及院、系審核后歸入本人檔案。
(2)文獻綜述、開題報告(1學分)
碩士研究生文獻閱讀要結合課題研究方向和具體的研究領域進行,參考文獻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文獻綜述報告不少于4000漢字。
(3)學術報告(1學分)
在學期間,研究生必須參加十次以上學術報告活動,未達到該要求者不記學分。每次學術報告活動結束后,碩士研究生本人應手工填寫學術報告登記表。
創新能力是指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獲得3學分。
(1)主持或參加研究生創新項目;
(2)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一篇(本人署名前二位);
(3)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學術科技競賽獎;
(4)獲得發明專利排名前三位的發明人或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排名前三位發明人。
以上各項的署名單位必須為寧夏大學,否則不予認可。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考核可采取多種方式。全部課程一律進行考核。學位課程考核采取考試方式,選修課程可采用課程論文、專題討論等形式。
所有課程考核成績實行百分制,學位課程及格標準為75分以上(含75分),非學位課程及格標準為60 分以上(含60分)。
七、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半,結束后進行中期考核,實行分流制。具體辦法見《寧夏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
八、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碩士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位論文中可以集中體現。碩士生應積極參與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注意選擇有重要應用價值的課題,學位論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見解。碩士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確定研究課題,并在規定時間完成開題報告。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要求達到概念清楚、立論正確、分析嚴謹、計算正確、數據可靠、文句簡練、圖表清晰、層次分明,能體現碩士生具有寬廣的理論基礎,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優良的學風。與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礎上繼續進行的課題,必須在論文中明確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學位論文必須采用計算機編輯和輸出,具體格式參照《寧夏大學學位論文格式、書寫規范》。用于學位論文的實際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一年。
九、其它學習項目安排
碩士生在校期間,在搞好課程學習的基礎上,要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活動,特別是要實質性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并積極撰寫學術論文。幫助導師進行文獻檢索、數據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等課題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同時,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提高對專業研究大有助益。
十、畢業與學位授予
碩士生在學習年限內完成培養環節各項內容并取得規定學分,通過中期考核和論文答辨,符合畢業資格者,準予畢業。符合畢業條件且通過寧夏大學學位英語考試者可授予相應學位(學位英語考試由研究生院組織)。考研真題筆記期末題資料——80.00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