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壓力讓研究生陷群體困境
“研究生可進可退,進可繼續深造,退可找個體面滿意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目前他們面臨著嚴重的就業、學業、經濟和心理困境,急需解決。”日前,記者就目前社會較為關注的研究生群體困境問題走訪了中共吉林省委決策咨詢委員、吉林大學教授、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李云彪,他用自己3年的調研結果證實了這一說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就業形勢嚴峻
研究生十年擴招3.6倍
作為中共吉林省委決策咨詢委員的李云彪,十分關注研究生的成長環境。近3年,他對吉林省10所高校500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生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現在的研究生普遍存在著就業、學業、經濟和心理焦慮四大壓力,陷入從未有過的群體困境。
首先是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研究生一次就業率每年下降10%左右。傳統吸納研究生的單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等提供的專業技術崗位逐年減少,而大學招收研究生的數量逐年提高,已經從2000年招生39.7萬人,到2010年提高到140萬人。同時研究生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很高。100%的研究生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個條件較好、適于自己生存,又利于發展的穩定工作。這樣使就業崗位競爭激烈,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學業、生活負擔重
研究生成為廉價勞動力
據李云彪介紹,他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院校對研究生采取末位淘汰制。論文答辯資格獲得者必須在相當于“核心期刊”級別的刊物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使研究生只好把精力放在寫作和發表論文上,影響了學識和專業水平的提高。還有個別導師把研究生當成廉價勞動力來使用,讓他們在自己當組長的課題組打“下手”,老師成了“老板”。
此外,現在多數研究生經濟負擔也很重,生活困難,多數人不僅沒有生活補貼,還要繳納高額學費,沒辦法只好請求父母支持,或自己打工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
心理壓力大
容易走向極端
在調查中李云彪發現,95%以上為自己畢業后的去向焦慮,吃不好睡不著,精神壓力很大。研究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其心理與認識方式受個人經歷、成長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盡管許多研究生在學業上是佼佼者,但也不可避免地在人格上存在不完美和缺陷,當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地疏導和幫助,就會發生心理危機,弄不好容易走上極端。近年來,各地出現的研究生個體突發事件,已經反映出,解決研究生心理危機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政策支持
助研究生擺脫群體困境
李云彪認為,不能把培養國家優秀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變得扭曲,使研究生群體在面對各種困境的狹小空間中自我生長。他建議,政府應加強宏觀政策的調整與支持,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規模,切實把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從數量增長轉到提高質量的軌道上來;在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時,應科學考慮研究生發展計劃,不宜年年按百分比增長,招生數量應該從實際出發,有升有降,不搞一刀切。
高等院校應著眼地方經濟發展,加強產、學、研合作,培養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要加強專門的研究生就業市場建設,不該套用現行的解決大學本科和專科生就業方式解決研究生就業問題。
此外,李云彪還建議,加強研究生需求預測,探索和建立招、學、用結合的學習和就業渠道,杜絕人才培養的盲目性。同時,構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逐步建立研究生生活保障體系,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導,重視和幫助研究生解決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