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碩士生入學初試考試大綱-能源工程概論
天津城建大學研究生招生工程碩士專業課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
能源工程概論
二、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本考試科目由三部分組成,各部分占比如下?忌扇我膺x擇其中兩部分作為考試內容。
空氣調節、供熱工程:50%
城市燃氣輸配及應用:50%
制冷原理:50%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考試要求及內容
(一)空氣調節、供熱工程部分 空氣調節:50% 供熱工程:50% 1、考試的總體要求 考查學生對民用和工業建筑空氣調節和供熱工程基本理論、常用系統及設備的掌握程度;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應用問題的能力;對空氣調節和供熱工程技術發展趨勢的了解情況。 2、考試的內容 (1)空調工程 1)濕空氣的物理性質及其焓濕圖:濕空氣物理性質的概念,焓濕圖的應用,空氣狀態點的確定,空氣的各種處理過程在焓濕圖上的表示,兩種狀態空氣混合過程。 2)空調負荷計算與送風量:影響人體熱舒適感的因素及冬、夏季室外空氣計算參數的確定原則,室內各種冷(熱)、濕負荷的概念及計算,空調房間送風量的確定原則和方法,熱濕比的概念,送風狀態點的確定。 3)空氣的熱濕處理:空氣與水直接接觸時的熱濕交換原理,用噴水室處理空氣的方式、特點、系統組成、應用及處理過程在焓濕圖上的表示。用表面式換熱器處理空氣的方式、特點、系統組成、應用及處理過程在焓濕圖上的表示。用其他熱濕設備處理空氣的方式、特點、系統組成、應用及處理過程在焓濕圖上的表示。 4)空氣調節系統:新風量的確定方法和空氣量的平衡計算。普通集中式空調系統(一次、二次回風式空調系統)的組成、特點、計算及在焓濕圖上的表示。風機盤管空調系統的組成、特點、新風供給方式、幾種空氣處理過程在焓濕圖上的表示及計算方法。其他空調系統的組成、特點、計算及在焓濕圖上的表示。 5)空調房間的空氣分布:送、回風空氣流動規律,空氣分布器的類型,氣流分布性能的評價方法及特點。 6)空調系統的運行調節:室內熱濕負荷變化時的運行調節方法及在焓濕圖上的表示,室外空氣狀態變化時的運行調節方法及在焓濕圖上的表示。 7)空調系統的消聲與防振:噪聲的物理量度、噪聲的疊加和主觀評價,消聲器的種類及消聲原理,空調裝置的防振及其措施。 8)空調系統的測定與調整:系統空氣動力工況測定調整的原理及方法,系統調試中可能出現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措施。 (2)供熱工程 1)供暖系統的設計熱負荷:掌握供暖系統設計熱負荷的組成及計算方法。 2)供暖系統的散熱設備:熟悉散熱器的構造、性能指標;掌握散熱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室內熱水供暖系統及水力計算:了解自然循環和機械循環熱水供暖系統的分類和適用場合;掌握自然循環、機械循環系統水力計算的基本原理、方法與機械循環系統多環路水力平衡方法。 4)集中供熱系統:了解集中供熱系統熱源型式與熱媒的選擇原則;掌握熱水集中供熱系統用戶和外管網連接方式的確定方法;掌握集中供熱系統各類熱負荷的概算方法、熱負荷圖的運用。 5)熱水網路的水力計算和水壓圖:掌握熱水網路水力計算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水壓圖的基本概念、熱水網路水壓圖的繪制方法、作用,系統定壓方式。 6)熱水供熱系統的供熱調節:掌握供熱調節的基本公式;掌握直接連接熱水供暖的集中供熱調節方法和節能措施。 7)熱水供熱系統的水力工況:掌握水力工況分析的基本原理、水力失調的概念;掌握水力工況計算的方法與步驟;掌握水力穩定性的概念和提高網路水力穩定性的途徑。 8)集中供熱系統的熱力站及其主要設備:掌握熱力站的系統流程;掌握常用換熱器形式和特點、換熱器熱力和水力計算方法。 9)供熱管線的敷設與保溫:掌握室外供熱管道的敷設方式、供熱管道及其附件;掌握補償器構造、工作原理及選用方法。 3、參考資料 (1)趙榮義.《空氣調節》(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賀平,孫剛.《供熱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二)城市燃氣輸配及應用 燃氣輸配:60% 燃氣應用:40% 1、總體要求 考查學生對城市燃氣輸配和應用系統的基本原理、計算方法、常用設備的掌握程度;對燃氣系統的基本場站、基本燃燒設備的了解情況;利用所學知識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考試范圍 (1)城市燃氣輸配: 1)燃氣的分類及其性質:熟悉城市燃氣的組成和特點。 2)城市燃氣需用量及供需平衡:掌握城市燃氣需用工況、燃氣輸配系統的小時計算流量的確定、負荷預測方法;了解燃氣輸配系統的供需平衡方法及儲氣容積的計算。 3)城市燃氣管網系統:掌握城市燃氣管道的分類、管網系統的構成及選擇;理解建筑燃氣供應系統的構成及高層建筑需要考慮的附加壓頭。 4)燃氣管網的水力計算:掌握燃氣管道水力計算、燃氣分配管網計算流量的確定方法;掌握枝狀管網、環狀管網、室內管道的水力計算及高壓管道儲氣能力的計算方法。 5)燃氣的壓力調節及計量:熟悉燃氣調壓、計量原理及設備選型。 6)燃氣場站:掌握天然氣分輸站、門站、儲配站的功能、場站設施、工藝流程。 (2)城市燃氣應用: 1)燃氣的燃燒計算:掌握燃氣燃燒反應及其計算方法。 2)火焰傳播及火焰穩定:熟悉火焰傳播濃度極限及其影響因素。 3)燃氣燃燒方法:掌握部分預混式燃燒的穩定性及其影響因素;理解擴散式燃燒、部分預混式燃燒、完全預混式燃燒的燃燒原理、火焰結構及火焰特性。 4)大氣式燃燒器:掌握大氣式燃燒器的設計計算及調整計算;了解大氣式燃燒器構造及工作原理。 5)燃氣互換性:掌握華白數和燃燒勢的計算,熟悉燃氣互換性判定方法。 3、參考資料 (1)同濟大學等編.《燃氣燃燒與應用》(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年。 (2)段常貴.《燃氣輸配》(第四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年。 (三)制冷原理部分 1、總體要求 主要考查學生對蒸氣壓縮式制冷原理及系統組成、制冷循環分析和計算、兩級壓縮和復疊式制冷原理、制冷設備性能與選用、制冷技術新發展及其它制冷方法的理解。 2、考試范圍 (1)蒸氣壓縮式制冷的熱力學原理 理想制冷循環的基本理論,蒸氣壓縮式制冷理論循環的原理及熱力計算。 (2)制冷劑與載冷劑 常用制冷劑、載冷劑的性質及要求,新型制冷劑的發展。 (3)制冷壓縮機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和熱力性能分析。 (4)制冷裝置的換熱設備及其他設備 冷凝器和蒸發器的類型和選擇計算。節流機構及其它輔助設備的作用、原理。 (5)兩級壓縮和復疊式制冷循環 兩級壓縮和復疊式制冷原理,兩級壓縮制冷機的熱力計算。 (6)制冷技術的新發展 跨臨界制冷循環,吸收吸附式制冷原理和技術。 3、參考資料 (1)陳汝東,岳孝方,《制冷技術與應用》(第二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2)吳業正等,《制冷原理及設備》(第三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3)彥啟森,《空氣調節用制冷技術》(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