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碩士研究生(構造地質學)復試考試大綱
招生專業代碼:070900
招生專業名稱:地質學
考試科目名稱:構造地質學
考試形式:筆試
卷面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2小時
一、考試總體要求
1、了解構造地質學的內涵、主要研究內容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現代構造地質學的進展和發展趨勢。 2、了解變形巖石力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影響巖石變形的物理化學控制因素,并用于對不同構造現象的解釋。 3、了解并掌握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特征、構造組合和有關成因機制。 4、具備地質圖件的判讀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圖方法。 5、掌握分析和解決區域構造問題的基本工作方法,初步具備綜合分析區域構造的能力; 6、了解構造地質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及其新進展,了解其存在問題和發展方向,為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奠定基礎。
二、考試內容及比例
(一)緒論(5%) 構造地質學的內涵和研究對象 1、構造地質學研究對象 2、構造地質學研究內容 3、構造地質學研究范圍和尺度 4、構造地質學相關課程 新構造觀 1、水平運動為主導的活動論 2、漸進突變式發展,均變與災變 3、巖石圈的層圈式結構和橫向不均一性 4、地質構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5、規模和級別,長期性和階段性
(二)接觸關系和原生構造(10%) 接觸關系 1、沉積巖層產狀和V字型法則 2、地層接觸關系類型(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原生構造 1、沉積巖原生構造和軟沉積物變形 2、沉積巖層頂、底面的識別標志及其構造意義 3、負荷作用,滑塌作用和滑移作用 4、孔隙壓力效應引起的軟沉積變形 5、巖漿巖(侵入巖和噴出巖)產狀和原生構造
(三)地質構造分析的力學基礎(10%) 應力與應變 1、應力的概念 應力的分解、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應力狀態 2、應力分析(二維應力分析,三維應力分析,應力圓) 3、應力場、應力軌跡、應力集中 4、應變的概念(線應變、剪應變、應變的度量) 5、均勻/非均勻應變 6、應變橢球體概念,應變橢球體形態類型及其幾何表示法 7、遞進變形,共軸/非共軸遞進變形 8、巖石有限應變測量 巖石變形行為 1、一般實驗條件下的巖石變形,巖石變形的階段,應力-應變曲線 2、巖石的脆性破壞,庫倫剪破裂準則:剪破裂的實驗,經驗公式,剪裂角,內磨擦角 3、影響巖石變形的因素:巖石各向異性對變形的影響 圍壓、溫度、孔隙流體(壓力)、時間、巖石的粘性和能干性 4、塑性變形及變形機制
(四)面狀和線狀構造(5%) 面理 1、劈理及其類型 2、劈理的應變意義 3、劈理的形成機制(機械旋轉、重結晶作用、壓溶作用) 線理 1、運動軸與應變軸 2、小型線理(拉伸線理;礦物生長線理;皺紋;交面線理) 3、大型線理(石香腸;窗欞;桿狀構造;鉛筆構造;壓力影)
(五)褶皺構造(15%) 褶皺幾何學 1、褶皺基本類型和褶皺要素(樞紐/軸,軸跡,斜臥褶皺) 2、褶皺的描述,褶皺方位分析,褶皺形態分類 3、褶皺組合型式(侏羅山式、阿爾卑斯式、日爾曼式褶皺) 4、疊加褶皺 褶皺成因分析 1、縱彎褶皺作用,縱彎褶皺層內應變分布與小型構造 2、剪切褶皺作用 3、橫彎褶皺作用 4、底劈作用 5、柔流褶皺作用
(六)節理構造(15%) 1、節理的分類(張節理、剪節理) 2、節理與主應力方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3、節理的分期 4、雁列節理 5、節理的巖脈充填機制和壓溶作用 6、區域性節理 7、利用節理分析區域構造應力場 8節理應變場
(七)斷層構造(25%) 斷層概論 1、斷層的分類 2、斷層的形成機制,斷層的活動方式,斷層的形成作用與應力狀態 3、斷層的識別標志及其研究方法(地貌標志、構造標志、地層標志、 巖漿、礦化標志、巖相和厚度標志、遙感圖像特征) 4、斷層作用的時間性 5、斷層巖(碎裂巖系列、糜棱巖系列) 伸展構造及重力滑動構造 1、伸展構造的類型(地塹、地壘,階梯狀斷層、箕狀構造和盆嶺構造大型斷陷盆地) 2、伸展構造模式 3、剝離斷層與變質核雜巖體(剝離斷層結構,斷層巖序列,剝離斷層和變質核雜巖的識別標志,剝離斷層與成礦,剝離斷層與不整合) 4、重力滑動構造(重力滑動構造的結構,重力滑動構造的分帶,重力滑動構造的構造樣式,重力滑動構造的形成條件) 逆沖推覆構造 1、逆沖推覆構造的基本概念和構造樣式 2、逆沖推覆構造的幾何結構(臺階式結構,斷坪和斷坡,雙重逆沖構造-雙沖構造, 沖斷褶隆,反沖斷層和沖起構造) 3、逆沖推覆構造的擴展(疊瓦狀逆沖斷層的擴展,雙沖構造擴展模式) 4、逆沖推覆與褶皺作用關系 5、逆沖推覆構造的驅動力 有關逆沖推覆構造驅動力的若干認識和存在問題 板塊構造解釋 異常孔隙壓力與逆沖推覆構造的形成 6、推覆與滑覆的區別 走向滑動斷層 1、走滑斷層基本特征和構造型式,走滑斷層伴生構造 2、走滑斷層應力狀態和相關變形(走滑斷層的應力應變場,斷層彎曲引起的應力應變場,走滑斷層交切引起的擠壓、拉張,斷層端部應力狀態) 3、與走滑斷層有關的構造和相關問題(拉分盆地,花狀構造,走滑斷層與轉換斷層的區別)) 韌性剪切帶 1、剪切帶基本類型 2、韌性剪切帶的幾何特征和構造特征 剪切帶內基本幾何關系,剪切帶內的面理和線理, SC組構,先存面理線理的變位,鞘褶皺 3、韌性剪切帶剪切方向的確定標志:中小型和微型構造的指向意義 標志層的變形和錯切,不對稱褶皺,鞘褶皺,S-C組構,云母魚,σ型與d型旋轉碎 斑系,不對稱壓力影,多米諾骨牌構造,曲頸狀構造,巖組(Q、Cc的組構) 4、區域韌性剪切帶及其構造型式
(八)變質巖區構造(15%) 變質巖區構造基本特征 1、構造層次 2、變質巖的“層狀構造” 3、構造置換 4、繼承與新生 5、構造疊加 變質巖區構造研究方法 1、變質巖區構造研究的主要原則 2、變質巖區構造研究主要內容:構造幾何學,構造樣式,構造序列,構造力學 3、地質填圖 4、構造數據采集 5、建立構造模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