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從今年3月開始,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在一級學科學位授權權限內,自主設置與調整二級學科。這是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把學科設置自主權交給大學。
日前,首都師范大學邀請74位校外專家對準備自主設置的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進行評審。“首師大的做法,目前在各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是一個普遍行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質量監督與信息處處長徐維清說,“從今年3月開始,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在一級學科學位授權權限內,自主設置與調整二級學科。這一政策的出臺,是最新一次學科目錄修訂的重要變化,也是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
修訂方式及改革力度超以往國家計劃與學校自主相結合
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通知,公布了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以下簡稱“新目錄”)。新目錄適用于碩士、博士的學位授予、招生和培養,并用于學科建設和教育統計分類等工作。從2012年起,研究生招生工作將按新目錄進行。
據了解,新目錄修訂工作是從2009年正式啟動的,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7次學科專業目錄修訂。上一次修訂還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4年了。
“這10多年正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快速發展的時期,學科目錄是學科設置的前提和基礎。”徐維清談及此次學科目錄修訂的意義時說,“學科目錄修訂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國務院學位辦負責人介紹,此次學科目錄的修訂,無論是修訂重點還是修訂方式,與以往相比都有較大突破。
——以往學科目錄修訂重點是二級學科,而此次修訂的重點是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經過修訂,新目錄增設了“藝術學”門類,學科門類達到13個,一級學科從89個增加到110個。
——以往是自上而下的修訂方式,國家制定規則,然后各學位授予單位執行,而此次修訂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向全國1000多個單位,包括高校、企業、科研院所以及行業部門等征求建議,再請專家論證研究。據了解,僅圍繞一級學科的建議就收到400多個。
——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的機制有了重大調整。今后,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由國家負責設置,而二級學科允許學位授予單位在一級學科學位授權權限內自主設置與調整,然后報教育部備案即可。
據悉,今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還會發布一個二級學科目錄,但是這個目錄不再是體現國家權力的指令性目錄,而是國家根據各個學校設置的二級學科進行統計匯編而成,是指導各個學校設置二級學科的參考性目錄。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秘書長、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陳皓明說:“如果說以前我國學科目錄的設置體現剛性特點,那么現在就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國家計劃與學校自主相結合,這對學校辦學自主權是一個較大突破,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也會大大增加。”
下放二級學科設置權力交叉學科首次“亮明旗號”
此次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的改革,在高校引起強烈反響。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李慶忠感慨地說:“過去,二級學科的管理都在國家層面,學校如果要調整設置二級學科,必須由國家審批,審批是兩年一次,整個程序非常復雜,還有一系列論證,如果這次沒趕上就要等兩年,對于新興學科以及交叉學科的發展是很大的限制。”
徐維清說:“通過這次權力的下放,學校調整二級學科設置會成為一個常態,使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能夠更主動適應社會需要。”
此外,3月1日開始施行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實施細則》中,還特別強調了“交叉學科的自主設置與調整”。據悉,這還是教育部在正式下發的文件中第一次為交叉學科“亮明旗號”,給交叉學科一個明確定位。
《細則》提出:擬設交叉學科應是跨學科門類或多個一級學科的交叉學科,其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已經超出一級學科的范圍,并且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將促進新的理論形成和發展或產生新的研究方法。
“跨學科知識復合型人才在未來創新中具有特別的優勢,目前國家相關教育管理政策對這類人才的培養還存在許多制約,專業目錄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說,“不能自上而下地要求所有的大學都按照一個目錄來‘規范’,否則學科設置僵死,創新人才無從培養,因此,這次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據盧曉東介紹,由于北京大學2002年獲得了本科專業設置自主權,使得2008年設立的“古生物學”成為依托元培學院平臺設置的第一個跨學科專業。元培學院和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生命學院、環境學院等院系合作,采用全新的機制和課程體系,培養古生物專業人才。如今,元培學院已經開設和即將設置的跨學科專業已有4個。
據了解,目前只有清華、北大等6所高校獲得了本科專業設置的自主權,用備案制代替審批制。盧曉東說:“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設置已經放開,期待著這項重大改革能夠逐步向本科拓展。現代社會要求學生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只有知識結構的多樣化,才能使培養出的人才在未來做出更多創造性的工作。”
有發展動力還要有制約手段自律與他律的體系尚需完善
記者在首師大采訪時了解到,此次首師大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點的評審,把校外專家意見作為第一標準,只有通過了校外專家評審,才有資格進入學校學術、學位委員會的討論范圍。
“哪個學科成為博士點,不是校長、院長說了算,不按照專家的要求進行整改,這次申請博士點就通不過。”李慶忠說,“高校有了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點的權力,這也意味著對人才培養質量有了更大的責任。”
2002年,國務院學位辦曾允許學位授予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方向,結果當時全國二級學科從近300個一下子增加到2500個。一些學校在沒有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因人設廟”,為某個教授設學科,導致一些學科市場需求低迷、就業面狹窄。
陳皓明分析說:“目前中國社會正處于變化的轉型期,整個社會還缺乏一種自律和他律的機制,所以,學科設置的管理既要和國際接軌,又要符合中國國情。”
為了避免出現“一放就亂”的情況,教育部在《細則》中明確規定:二級學科目錄頒布后,學位授予單位設置與調整目錄內二級學科,要經過必要性、可行性論證,并經本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增設或更名目錄外二級學科,經過論證后,還要聘請7人以上外單位同行專家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在教育部指定的信息平臺上進行一個月的公示,然后經本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才算設置成功。
“新的改革措施,對學校、同行專家評議以及評議結果公示都有明確要求,這對‘因人設廟’的情況會有所制約。”陳皓明說,“學校必須要考慮人才培養的社會認可度和符合教育規律,而外單位專家是用自己的學術聲譽作擔保,一般來說,高校學者還是很看重這一點的,會負責任地進行評議。”
除了學校自律之外,陳皓明建議,國家還要建立一套他律系統,用行政手段對學校進行監督,比如委托第三方學術機構進行評估,出現問題就用政府權力撤銷它。“有發展的動力同時也要有制約的手段,就像汽車,光有發動機而沒有剎車怎么能行呢?”
“我們會不定期對學科進行評估、抽查,一旦發現學校在二級學科設置中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會撤銷二級學科,連帶的一級學科也會受影響,這種質量的‘成本賬’,學校很清楚。”徐維清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