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已經結束,雖然報名人數尚未發布,但此前個別省市報名火爆,甚至出現考位一位難求的情況,引起了眾多關注。有預測稱,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或將創下近12年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考研人數雖有波動,但依舊高燒不退。比如,2016年考研報考人數達177萬人,比2015年增長7%。對于考研學生來說,一方面要面臨日益膨脹的考研大軍的相互“廝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直面名校不斷擴招“推免生”,壓縮統招名額的困局。
山大部分專業保研比例接近90%
前不久,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了該校2017年各專業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的具體人數,在打算考山大的考研群體中引起軒然大波。“我打算報考的專業一共招10個人,保研的就占了8個,留給我們統考生的名額就剩下兩個了,真是壓力山大呀。”山財大大四學生小閆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備戰考研,目標學校就是山大,而看到山大公布的推免生人數后,不免有些泄氣。
在今年10月份,山大對外公布2017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除各類專項計劃外,山大2017年預計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600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640人,其中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接收比例約占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的40%。與2016年相比,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有所增加,但推免生預設的比例沒變。
而實際招收推免生的情況又如何呢?10月31日,山大研招網公布了該校2017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和該校各專業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統計人數。據統計,山大2017年共接收推免研究生1514人,由于“支教團”“保資輔導員”“本科直博”“醫學長學制”等類型推免生并不占統招計劃,除去這部分學生,實際占統招計劃的推免生人數為1223人,約占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數的27%,比預設的推免生比例要低13個百分點。
如果僅從推薦生占比看,推免生對統考生的威脅并不大,但記者注意到不同專業推免情況其實并不一樣,不少專業的推免比例均超過了平均值。例如,該校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7年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生80人,而該學院接收的推免生為39人,推免生比例約為50%,其中該學院下的行政管理專業推免生比例更高,該專業計劃招46人,接收的推免生就有37人,推免生比例高達80%,留給統招生的也僅有8個名額。
另外,該校重點實驗室或強勢學科推免生比例也保持高位。比如,該校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46人,接收推免生37人,推免生所占比例為80%。值得注意的是,這37名推免生錄取的專業均為微生物學,而該專業計劃招收42人,該專業接收推免生比例高達88%。該校數學院推免生平均占比達65%,而其下部分專業方向留給統招生的名額僅剩下個位數。比如,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專業計劃招10人,僅推免生就占了8人,留給統招的計劃僅剩下2人;應用數學方向和統計學方向同樣如此,前者計劃招8人,推免生占了6人,后者計劃招9人,推免生占了7人,留給統招生的競爭名額均為2個。
針對部分專業接收的推免生人數過多的情況,山大方面表示,學校和學院將會在統考復試錄取時根據各專業報考人數與上線人數情況對該專業招生計劃進行追加或調整,以保證最大限度地錄取一志愿統考考生。
名校個別專業標注只要推免生不招統考生
除了山大,其他學校推免生的情況如何呢?
2014年,教育部對外公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全面放開“推免生”限制,即教育部下達推免名額時不再區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推薦高校也不得對本校推免名額限制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報考類型,不得自行設置留校限額或名額。新政之下,諸多高校紛紛增加推免生招生計劃,以搶奪更多優質的生源。
以推免生招生改革的第一年——2015年為例,當年天津大學招收推免碩士生1712人,比去年增加435人,增幅達35%。西安交通大學招收推免碩士生1700余人,比去年增加600多人,增幅達55%,招收人數達到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201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推免生的流向呈現出兩個明顯趨勢:一是從一般高校、地方高校向重點高校、名牌高校(特別是211、985工程大學)集中;二是從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向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高校集中。
2016年,高校尤其是以“985”高校為代表,所錄取的學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上升。復旦大學2016年擬錄取的推免生,占錄取總人數的41%;中國人民大學2016年擬錄取的推免生比2014年增長了17.6%;浙江大學2015年機械工程專業錄取75人,其中45人來自推免生,法學錄取10人,8人來自推免生。這就意味著,很多指標在考前就已經被推免生占據了,普通考生想考上的難度大幅度增加。
雖然2017年考研還未開考,但絕大多數高校已亮出推免生接收人數。以北京大學為例,根據該校公布的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該校明年共37個院系招碩士研究生,有22個院系推免生比例超過50%,這其中有4個學院明確只招收推免生,分別是體育教研部、教育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和燕京學堂。另外,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信息管理系、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等6個學院2017年推免生比例均超過80%。而即使推免比例不超過50%的學院,也并不意味著其下各專業推免比例低。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為例,該學院共9個專業方向,共計劃招生962人,其中推免計劃為88人,總體推免比例僅為9.15%,而仔細分析各專業推免情況后可以看出,占招生計劃90%的工商管理碩士和會計碩士兩個方向并不接收推免生,也就意味著這兩個專業方向拉低了整個學院的推免比例,而如果僅計算其他7個專業推免比例,則高達86.3%。
出身“985”“211”高校的推免生更受寵
為什么各高校對推免生青睞有加呢?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原因,因為推免生“整體底子好,能力強”,而恰恰因為生源太好,一般實際招收的保研學生比計劃要多。在很多人看來,將筆試考研作為研究生的入學標準并不科學,因為學生為了應對筆試環節,為了考研而考研,就會機械地記憶一些知識點和考試內容,這些內容在今后的學習和科研活動中應用很少或意義不大。事實上,從2014年起,研究生錄取制度的改革已經在部分高校進行小范圍試點,吸取國外申請制的優勢,淡化分數評價,強調綜合學術能力評價,也取得了一些經驗與效果。
究竟“優秀”到何種程度才有資格成為推免生?高校一般對推免生的學習成績排名、英語四六級成績等有明確要求,有的高校還對獲得榮譽稱號、參加全國性競賽取得一定成績或發表論文者優先推薦。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對接收外校推免生有具體要求,專業成績排名和綜合素質排名均要在本專業前列,英語六級成績須達到426分以上;學生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如對專業的某方面有一定研究,有公開發表的與所申請專業相關的科研論文或著作,且達到較高水平的;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寫出具有重要價值的調查報告的;或參加專業領域全國學術活動獲獎的;或在境外知名大學學習一年以上的,則可適當放寬申請要求。
“雖然很多高校并不明說只要‘985’或‘211’高校的學生,但在實際錄取中,‘出身’還是很重要的。”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畢業生小何當年也是推免生,在她的印象中,當年與她競爭推免名額的也多數是出身“985”或“211”高校的學生。正如小何所說,學生的本科“出身”似乎成了各高校選拔推免生的一個重要的潛在指標。來自“985”或“211”高校的推免生數量也占了各高校推免生總數的多半。比如,2017年推免工作結束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其官網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該校2017年接收的推免生數為1886人,比上年度凈增217人,增幅達13%。而在生源質量的分析中,該校著重提及了“985”“211”高校的生源比例,達到89%,其中,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更是達到了100%。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推免生生源大戰,為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考,各學校也各出奇招,比如,山大設有“研究生優秀生源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優秀推免生,獎勵基金分4等,特等獎獎金為24000元/人;一等獎獎金為16000元/人;二等獎獎金為8000元/人;三等獎獎金為4000元/人。而各獎項的評選也多以學生的“出身”論,比如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推免生會直接被評為特等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