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計劃出臺之際,面對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各省都在不約而同的發力建設本省的高水平大學,而今江西省的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也終于出爐了。
日前,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教育廳、發改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江西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有關情況,正式提出江西將啟動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工程,江西省將重點支持1所擁有若干一流水平學科的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并爭取成為教育部直屬研究型大學;3-5所擁有若干個同類高校領先學科的大學排名位次明顯前移,成為特色高水平大學。
為了推進江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江西省此次規劃提出推動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合理選擇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路徑,科學規劃、積極推進。支持擁有多個學科在全國有較大影響、達到一流水平的高校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支持擁有若干個行業內領先學科的高校,進一步彰顯學科優勢、凸顯學科特色,進入國內同類大學前列;支持擁有多個優勢專業的高校,形成專業品牌,成為國內一流應用型高校。通過一流學科專業建設,使江西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崛起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工程
同時,規劃還明確提出了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工程,并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在此次的《江西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
啟動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工程,江西省將遴選建設學科60個左右、專業100個左右。 到2020年,力爭10個左右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行列,個別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或前列,20個左右本科專業進入國內一流專業行列。
支持1所擁有若干一流水平學科的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并爭取成為教育部直屬研究型大學。 支持3-5所擁有若干個同類高校領先學科的大學排名位次明顯前移,成為特色高水平大學。 支持若干所高職院校成為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水平職業院校。
規劃提出,高校服務江西省航空、光電、中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破解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難題的能力大幅提升,產生若干個具有江西特色的高水平研發機構和創新中心,獲國家級科技大獎的數量和等次再上新臺階。
發力高層次人才培育和引進
面對新一輪的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各省紛紛加大力度培育和引進人才,江西省此次也同樣重點提出人才培養和引進工程,規劃提出,江西省將以“****”“萬人計劃”“長江學者”“杰青”“贛鄱英才555工程”“井岡學者”等人才工程為依托,引進一批業務水平高、學術造詣深、能帶領本學科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高精尖缺”人才。支持高校采取兼職掛職、技術咨詢、政策服務等方式,柔性匯集國內外人才資源。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江西省將力爭自主培養的兩院院士有新的突破,柔性引進一批兩院院士,培育引進長江學者、杰青、國家教學名師、井岡學者等專家學者和緊缺學科優秀人才500人(含10名院士后備人才)。打造200個創新平臺和團隊,其中: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和院士工作站100個,國家級、省級創新團隊100個。
除此之外,江西省的《江西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在提高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提升教育開放與交流水平等上面提出了諸多有益的措施。
名額不多,勢必引發激烈競爭
江西省的高等教育長期以來整體偏弱,也是13個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份之一。對于江西省此次提出的支持1所擁有若干一流水平學科的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并爭取成為教育部直屬研究型大學,不出意外的話江西省唯一的211大學南昌大學將入圍,而且中西部14所(Z14聯盟)爭取進入教育部直屬行列的消息也早已在各個會議中被多次談及。
而對于江西省此次提出的支持3-5所擁有若干個同類高校領先學科的大學排名位次明顯前移,成為特色高水平大學。對于江西省數量不少的省屬高校來說,3-5個名額勢必引發激烈的競爭,特別是其中不少高校還頗具特色。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