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080201)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的品學兼優,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高級科學技術研究人才。
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應成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遵紀守法,熱愛祖國,愿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貢獻才智的優秀科研及工程技術人員。
本專業培養掌握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專業知識,了解該領域的先進技術、研究方法和實驗手段,能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創新性的工作,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文獻閱讀能力,具有求實創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學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體魄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可勝任本專業或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以及相關科技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學術隊伍
碩士點現有教師及科研人員40余人,有碩士生導師25人,其中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
研究方向:
1.結構成形技術及控制
研究內容為膠結結構成型理論與方法、焊接結構成型工藝與控制。
2.現代制造技術及應用
研究內容為零件加工工藝、數控加工技術、制造裝備自動化。
3.機電控制技術及應用
研究內容為新型機電傳動理論與技術、起重運輸機械安全保護技術及其智能操作系統。
4.機械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
研究內容為機電設備與金屬結構的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及工程應用技術。
5.制造系統調度、規劃與管理
研究內容為制造系統調度、規劃與管理的基礎理論、建模方法、仿真技術及其系統開發。
6.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
研究內容為金屬陶瓷復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分子基功能材料,電介質與光電轉換材料的制備技術與應用。
科研硬軟件環境和條件
近年來承擔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30余項。在相關領域已完成科研項目150余項,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20余項,已發表科技論文500余篇,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70余篇次,獲省部級及其以上獎勵3項,項目應用成果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具有現代制造技術中心、設備檢測中心和強度測試與分析實驗室,實驗室面積約300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投資800多萬元。已與中國三峽開發總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以及宜昌市周邊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