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鄭州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菁英班里30名同學全部保研成功,北大、清華、復旦、廈大、武大、南開、中科院系統,幾乎把國內頂尖名校都數了一遍,這一新聞引發了全民對“學霸班”的熱議。無獨有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一個班的31名同學也在今年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其中有20人被保送到清華、中科大、中科院等國內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8人赴法、美、德等國留學,這個班也就理所當然的被人稱為了最牛“學霸班”。
看到這些優秀的成績,我們第一反應都是稱贊、羨慕,可是當這種“學霸班”一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并受到追捧時,終于有人開始思考它存在的合理性和意義了。
“學霸班”無法成為常態
據校方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這個空間科學實驗班是2013年學校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時,從全校大二學生中選拔組建的本科教學班。能上這個班的學生不僅成績優秀,而且人人都有很強的個性;而菁英班學生的選拔也是異常嚴苛,第一學期成績在年級前30%的學生才能申報,要能接受全英文教學,懷有科研追求,還要通過專家教師的嚴格面試。這樣就能看出來,所謂的“學霸班”其實只是不斷集中優質生資源才能做到,只是將所有成績優異的學生集中起來,給予最好的師資配備、資源條件等等達到的效果,最后也只是強化優質教育資源。這種模式是個例,很難成為教育界的常態,就更別說成為其他班級效仿的模板了,因此并沒有任何跟風學習的意義。
“學霸班”限制了發展空間
諸如新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學霸班”,選拔組建時挑選的學生有的本身所學并非這個專業,被選入學霸班也就意味著放棄原來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來講這也算是限制了學生的專業選擇。而且大學一向是自詡自由的地方,學業自由,選擇自由,可是在組建的時候進行選拔控制名額,明顯有悖于開放,這也是教育資源不平均非配的表現。由此也就可以看出,過早地為了成績而組建“學霸班”,并不能做到為所有學生創造開放的機會,其實也是一種沒有遠見只求近利的做法。真正的優秀教育更講求公平、自由和活力,而并非限制學生的發展可能性。
如今的教育提倡的都是開放、自由,大學作為其中的領頭羊更該落實這兩點。教育的目的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成績上,學生都是有潛力的,大學的意義就在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可能,只有不再被種種“成績”所拘束,真正自由,教育的本質才能完整的得以體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