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一級碩士學科點于2005年獲教育部批準,包含三個二級碩士學科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三個二級碩士學科點分別于1994年、2001年、2003年建成。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機械工程碩士學科點在機械理論、機械電子、機械制造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形成了一支以補家武、王典洪、王成標、楊代華、江進國、金星、饒建華等教授為核心、以中青年副教授為骨干的教師隊伍。現有博導3人,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博士及博士后(包括在職)13人,形成了知識與年齡結構合理,職稱比例適當,思想素質高,學術造詣深,富有創新與獻身精神的包括實驗技術人員在內的學術梯隊。在科學研究方面,以機電一體化技術、鉆掘機械及自動化為主攻方向,形成3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穩定研究方向。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省部級以及企業課題共2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專利等共計7項。通過技術轉讓,大多數被轉化生產,取得重大經濟與社會效益。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5篇,出版了3本專著和5本教材。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挪威大學、加拿大埃的蒙頓大學及香港大學等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學術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
1.機電一體化技術與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綜合機械、檢測、控制、信息處理與計算機等多學科于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是當今機電產品及其加工制造的重大技術革命。重點研究機電伺服控制、專用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檢測及系統技術、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開發研究等,該方向研究取得顯著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尤其是特殊數控加工機床最具特色, 例如“大中型軋輥及變形工具數控裝置”曾獲93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并為長征運載火箭設備的加工做出了重要貢獻。
2.鉆掘機械及自動化 立足地質、工程等領域新工藝新方法對鉆進與掘進機械的新要求,研究研究新型鉆掘機械及其自動化技術,研究最新液壓控制、液電控制技術及計算機、電子、微電子技術在鉆掘機械中的應用。形成鉆掘機械和機電液一體化相結合特色。該方向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如“地下連續防滲施工設備”獲2001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863子項目“海底化探取樣鉆機”通過評審鑒定,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預研項目“科鉆取心絞車排繩及檢測系統的研究” 通過優級評審驗收。
3.工程表面技術 重點研究機械工程中表面改性、表面涂層、減摩、抗磨和潤滑技術;注重學科綜合;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拓寬和深化機械設計基礎理論,提高機械零部件工作表面摩擦學性能和壽命。提出了超聲振動、斷續磨削-間隙脈沖放電復合加工超硬材料新理論,進一步將重點開拓基于環境的復合加工新方法及設備。
所培養的碩士畢業研究生可在機械、電子、自動化及計算機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