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科目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理解數據結構和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如何利用抽象數據類型進行程序設計;掌握線性表、棧和隊列、串、數組和廣義表、樹、圖等典型數據結構及相關算法,以及排序、查找等重要算法;掌握算法的時間分析和空間分析的技術;軟件工程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現實世界問題在計算機中如何表示和處理的能力,具有軟件開發的基本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二)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算法及其分析(5%)、線性表及其應用(10%)、棧和隊列及應用(20%)、樹及應用(20%)、圖及應用(20%)、查找排序(20%)、其他內容(10%)。 (四)試卷題型結構 作圖題、計算題(150分)。
三、考查內容
(一)算法及分析 掌握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及空間復雜度計算方法,從而分析算法優劣。 (二)線性表及其應用 主要內容為: (1)線性表的邏輯結構定義及ADT。 (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及操作的實現。 (3)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及操作的實現。 (4)線性表的基本應用。 (三)棧和隊列及其應用 主要內容為: (1)棧的邏輯結構及特點。 (2)棧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基本操作的實現。 (3)棧的應用。 (4)隊列的邏輯結構及特點。 (5)隊列的鏈式存儲及其基本操作的實現。 (6)循環隊列的特點及操作的實現。 (7)隊列的應用。 (四)樹及應用 主要內容為: (1)樹的基本概念及術語。 (2)二叉樹的定義、特性及二叉樹存儲。 (3)二叉樹遍歷的遞歸算法及非遞歸算法。 (4)樹的存儲。 (5)最優二叉樹——赫夫曼樹。 (五)圖及應用 主要內容為: (1)圖的基本概念。 (2)圖的存儲——鄰接矩陣和鄰接表。 (3)圖的遍歷算法——深度優先算法,廣度優先算法。 (4)圖的應用——拓撲排序,關鍵路徑,最小生成樹,最短路徑。 (六)查找排序 主要內容為: (1)靜態查找表——順序表的查找及折半查找。 (2)動態查找表——二叉排序樹和平衡二叉樹的構造、插入、刪除及查找過程。 (3)哈希表——哈希表的構造和查找,并計算平均查找長度。 (4)常見的內部排序過程及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快速排序、隊排序、歸并排序。分析各算法優劣。 (七)其他內容 根據具體應用,能夠選擇合適的邏輯結構及存儲結構,并實現算法。 軟件工程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四、考試用具說明
考試使用黑色筆作答,允許在考試中使用直尺、三角板、計算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