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海洋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
341農業知識綜合三(農業信息化)
|
考試大綱
|
一、考試性質
農業信息化方向碩士專業學位《農業知識綜合三》考試是為大連海洋大學招收農業信息化碩士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用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確保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查目標
考試目標是測試考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程序設計、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和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
(一)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掌握數據分析、組織等數據庫的基本技能。
(三)熟悉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掌握網絡應用的基本技能。
(四)具有計算機綜合應用的基本能力。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程序設計 50分,有以下三種題型:
判斷題 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單選題 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程序設計分析題 1題,每小題10分,共10分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50分,有以下三種題型:
單項選擇題 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簡答題 4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網絡技術與應用 50分,有以下三種題型:
單項選擇題 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簡答題 4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四、考查內容
(一)、程序設計
1. 基本知識
(1)掌握C語言的數據類型
(2)掌握C語言中各種類型常量的表示法
(3)理解各類數值型數據間的混合運算
(4)掌握C運算符
(5)理解關系表達式及運算,邏輯表達式及運算
2. 順序、選擇與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1)掌握賦值語句,格式輸入與輸出
(2)了解if語句,switch語句
(3)了解goto、while、do-while、for、break、continue語句
3. 數組
(1)掌握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2)了解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3)基本了解字符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4. 函數
(1)掌握函數定義與調用
(2)了解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3)基本了解變量的存儲類型
(4)基本了解內部函數與外部函數
5. 指針
(1)了解地址和指針的概念
(2)了解數組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量
(3)基本了解字符串的指針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針變量
(4)基本了解函數的指針和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
(5)基本了解指針數組和指向指針的數組
6. 結構體和共同體
(1)掌握結構體變量的定義和使用方法
(2)了解指向結構體類型變量的指針
(3)基本了解用指針處理鏈表
(4)基本了解共同體變量的定義和使用方法
(5)基本了解枚舉類型
7. 文件
(1)基本了解文件類型指針
(2)基本了解文件操作,包括打開、關閉、讀寫和定位等。
(二)、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1. .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概念:信息、數據和數據處理、數據管理技術發展、數據庫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2. 掌握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的概念、原理和數據獨立性的含義及意義;
3. 了解數據庫系統的數據模型:層次、網狀和關系模型的含義、特點和主要區別,數據模型三要素;
4.了解關系模型、關系、關系模式、關系數據庫的定義(關系、元組、屬性、域、關鍵字、數據項);關系數據模型三要素;
5.了解關系運算:并、交、差、笛卡兒積及選擇、投影和連接;
6.基本了解關系數據庫基本概念:函數依賴的定義和相關概念;完全函數依賴、部分函數依賴和傳遞函數依賴定義;
7. 基本了解規范化理論:規范化的含義和1NF,2NF,3NF及BCNF的定義、關系模式規范化的方法和分解準則;
8. 掌握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數據庫操作(數據類型、庫的創建與撤消、表的創建、修改與撤消、視圖的創建與撤消、索引的創建與撤消),數據庫查詢(單表查詢、多表連接查詢、分組查詢、按序查詢、統計查詢),數據更新(表和視圖中數據的插入、刪除和修改);
9. 基本了解簡單數據庫應用系統設計技術:E-R模型、E-R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數據模型優化;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10.基本了解數據庫系統的保護:安全性和完整性、并發和事務處理、備份和恢復
(三)、網絡技術與應用:
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掌握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與分類
(2)掌握因特網概述
(3)理解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2. 物理層
(1)了解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2)掌握傳輸介質
(3)基本了解信道復用技術
(4)基本了解數字傳輸系統與寬帶接入技術
3. 數據鏈路層
(1)了解點到點信道的數據鏈路與PPP協議
(2)基本了解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與以太網
(3)基本了解以太網的擴展與高速以太網
(4)基本了解無線局域網WLAN
4. 網絡層
(1)掌握網際協議IP
(2)掌握子網與超網
(3)了解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4)基本了解路由選擇協議
(5)基本了解IP多播
(6)基本了解虛擬專用網與網絡地址轉換
(7)基本了解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5. 傳輸層
(1)掌握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2)了解傳輸控制協議TCP
(3)了解TCP可靠傳輸機制
(4)基本了解TCP流量控制機制
(5)基本了解TCP擁塞控制機制
(6)基本了解TCP連接管理
6. 應用層
(1)掌握域名系統DNS
(2)掌握文件傳輸協議FTP
(3)掌握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4)掌握萬維網WWW
(5)掌握電子郵件
(6)掌握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7. 網絡安全
(1)掌握網絡安全概述和網絡安全策略
(2)基本掌握常見網絡安全技術原理:加密與解密、數字簽名鑒定、信息隱藏、包過濾、防火墻
(3)掌握因特網使用的安全協議
|
考試科目
|
341農業知識綜合三(食品加工與安全)
|
考試大綱
|
考試性質
《農業知識綜合三》是農業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農業綜合知識三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食品分析檢驗,食品加工的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相關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及政策等術語的涵義,了解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發展動態,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發展歷程及現狀有系統認知,以確保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食品分析與檢驗, 50分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 50分
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 50分
四、考察內容
農業綜合知識三考試由“食品分析與檢驗”、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和“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三部分組成。
(一)食品分析與檢驗部分考察以下內容:
1、緒論
了解食品檢驗與分析的性質、掌握食品檢驗與分析的內容,熟悉分析方法。
2、樣品的采取、制備、處理與保存
了解采樣、樣品的概念及樣品的預處理方法,熟悉樣品的采集、制備及保存方法
3、水分的測定
了解水分的作用、存在狀態及水分測定的意義,掌握水分測定常用方法干燥法、卡爾•費休法(碘量法)的原理及方法。
4、灰分的測定及灰化方法
掌握總灰分的測定原理和方法,熟悉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方法。
5、脂類的測定
掌握索氏提取法脂類測定的原理及方法及適用范圍。
6、碳水化合物的測定
掌握總糖和還原糖的常用測定方法,熟悉可溶性糖類的提取和澄清的方法。
7、蛋白質的測定
掌握凱氏定氮法的原理及方法,熟悉蛋白質其它測定方法的原理。
8、食品添加劑的的測定
了解食品添加劑的測定意義,熟悉常見食品添加劑的測定方法。
9、水產品鮮度的測定
了解水產品鮮度的測定意義,熟悉K值,常見鮮度的測定方法。
(二)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部分考察以下內容:
1.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狀況
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相關概念,國內食品質量與安全狀況、食品質量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化學危害及其控制技術
食品中的主要化學危害及其來源、化學危害引起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化學危害的控制技術。
3. 生物危害及其控制技術
食品中的主要生物危害及其來源、生物危害引起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生物危害的控制技術。
4. 物理危害及其控制技術
食品中的主要物理危害及其來源,物理危害引起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以及物理危害的控制技術。
5. 加工技術與食品的質量與安全
加工技術可能引起的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及食品的安全加工技術。
6.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與控制
食品添加劑定義、作用、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標準、食品添加劑引起的相關食品安全問題。
(三)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部分考察以下內容:
1. 食品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及框架
食品質量、食品安全、食品衛生、食品法規、食品標準、食品供應鏈、可追溯性等概念。
2.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GMP的概念、管理要素;SSOP的概念和主要內容;HACCP所涉及的有關定義(HACCP、關鍵控制點、顯著性危害、判斷樹、糾偏行動等)、HACCP原理、實施HACCP意義、HACCP實施的步驟、HACCP實施的前提方案、HACCP案例分析(針對具體水產食品加工工藝進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判斷)。
3. 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國際組織機構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
4. 食品的質量安全標準與法規
食品的產品標準種類、食品企業產品標準的格式、食品企業產品中的主要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國內主要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法規。
5. 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發展歷程及現狀
|
考試科目
|
341農業綜合知識三(設施農業與農業機械化)
|
考試大綱
|
一、考試性質
農業綜合知識三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設置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攻讀農業專業學位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農業專業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選拔,確保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二、考查目標
農業綜合知識三考試包括機械設計、管理學概論和傳熱學三門課程,在考查機械設計、管理學概論和傳熱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同時,注重考查考生運用機械設計、管理學和傳熱學原理分析、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
1.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知識和設計方法。
2.掌握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3.正確理解和掌握傳熱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考試內容結構
機械設計 50分
管理學概論 50分
傳熱學 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簡答題 9小題,每小題10分,共90分
論述題 3小題,每小題20分,共60分
五、考察內容
第一部分 機械設計
第一章 緒論
1. 機械工業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2. 機器的基本組成要素
第二章 機械設計總論
1. 機器的組成
2. 設計機器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要求
3. 機器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4. 機械零件設計的準則、方法和步驟
5. 設計機械零件時應滿足的基本條件
6. 機械現代設計方法簡介
第三章 機械傳動
1. 四種常用的機械傳動方法概述
2. 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第四章 軸系零、部件
1. 滑動軸承概述及主要結構形式
2. 滾動軸承概述及主要結構形式
3. 聯軸器的種類、特性及選擇
4. 軸的結構設計
第二部分 管理學概論
第一章 管理思想的發展
1.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2. 霍桑實驗及其意義
3. X理論和Y理論
4. 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決策”思想
5. 管理理論叢林
第二章 計劃與組織
1. 目標管理基本思想
2. 組織結構中的扁平結合和錐型結構
3. 集權和分權程度的影響因素
4. 360度考核法
第三章 領導與控制
1. 領導特質理論和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體理論
2. 需求層次理論
3. 有效溝通的相關措施
4. 領導者和管理者的關系
第三部分 傳熱學
第一章 緒論
1. 傳熱學在科學技術和工程中的應用
2. 熱能傳遞的基本方式
3. 傳熱學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熱傳導
1. 傅里葉定律
2. 傳熱過程及熱阻
3. 定解條件
4. 集中參數法
第三章 對流換熱
1. 牛頓冷卻公式
2. 流動邊界層和溫度邊界層
3. 相似原理及準則方程
4. 凝結與沸騰換熱
第四章 熱輻射
1. 黑體熱輻射的基本定律
2. 基爾霍夫定律
3. 角系數的定義和性質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