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連海洋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707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大連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的專業課之一。考試對象為參加大連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查目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本考試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所包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專業的必考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對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概念體系、現實應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考生應具備如下基本能力:
1、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能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論、體系和目標。
2、具有對社會現象、事件所蘊含的基本原理進行正確分析的能力,能準確判斷所列現象反映的基本原理。
3、具有準確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能對社會現實、社會現象進行原理分析和指導。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考試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部分構成,其中:
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約占總分的5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部分約占總分的25%
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約占總分的25%
四、試卷題型結構
簡答題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
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材料辨析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五、考察內容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
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馬克思恩格斯在對人類文明繼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
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是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實現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四、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
基本知識:馬克思主義的涵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重點: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一、世界的物質性
哲學基本問題,客觀實在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世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
二、事物的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
聯系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與發展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三、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認識方法。
基本知識:世界的物質性;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唯物辯證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重點: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具體內容;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的具體內容。
第二章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一、認識與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又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實踐和認識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是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二、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和真理的絕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與價值是辯證統一的。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基本知識: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類認識的本質及發展規律;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與價值的關系;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重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的檢驗標準;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一、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是表現。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
基本知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的作用;階級斗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重點: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及兩種對立的歷史觀;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一、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商品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以及在商品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商品化與雇傭勞動制度。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規律。社會化一般規律及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特殊發現。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三、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和特點,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和特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特點。
基本知識:資本的原始積累;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價值量與價值規律;貨幣的職能;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勞動價值論的意義;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方法;資本積累;資本循環與再生產;剩余價值分配與工資;剩余價值的意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重點:勞動價值論及其意義;剩余價值論及其意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第五章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
一、從自由竟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從自由竟爭到壟斷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的發現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經濟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三、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基本知識: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特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及實質;資本輸出與壟斷資本的國際擴張;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后果;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及其為社會主義所替代的歷史必然性。
重點: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特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實質;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后果;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
第六章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列寧、斯大林領導下的蘇維埃對社會主義的探索。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三、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經濟比較落后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曲折發展。
基本知識: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貢獻和歷史經驗;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點: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第七章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及其最終實現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方法論。馬克思描繪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
二、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基本知識: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共產主義社會理想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長期性;實現共產主義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重點: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