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劈柴不對紋,累死劈柴人",縱觀研究生政治考試是有章可循的,就是出題和答題都有套路的,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有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在考試中做到得心應手。
一、考查內容是周年紀念意義的歷史事件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2010綱要分析題就考到了新中國的成立。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2011年的考研政治分析題考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012年是辛亥革命成功100周年,2012年分析題考到了辛亥革命部分的內容。2013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2015年分析題考到如何評價毛澤東。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新文化運動100周年、遵義會議80周年、同盟會100周年、中共七大70周年。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在史綱隨沒有考分析題,但是還是考查到抗日戰爭中的一次戰役。而且在當代38題材料是習近平9.3講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這一重大事件的考查,2016年是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立60周年,今年政治試卷建黨95周年和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都考了選擇題,長征勝利80周年考了分析題。 2017年真題為例 22.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主要是因為,實踐已經證明黨的基本路線是: A.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B.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 C.興國、立國、強國的重大法寶 D.思想路線的核心 28.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國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孫中山先生的偉大表現在: A.領導了辛亥革命 B.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并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C.發動了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 D.堅定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和國家完整統一 36題: 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 長征途中,英雄的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鏖戰獨樹鎮,勇克包座,轉戰烏蒙山,擊退上百萬窮兇惡極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 長征途中,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證。 長征途中,我們黨通過艱苦卓絕的實踐探索,成功把解決生存危機同拯救民族危亡聯系在一起,把長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進陣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變,為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征的勝利,不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力量生存發展新的落腳點,找到了中國革命事業勝利前進新的出發點。從長征的終點出發,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展開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實現偉大的理想,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發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成效,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的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長征永遠在路上,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為什么說長征的勝利既是"中國革命力量生存發展新的落腳點",也是"中國革命事業勝利前進新的出發點"?(6分) (2)如何理解"長征永遠在路上"?(4分)
二、考查思路是事實與評析
歷史顧名思義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考查大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目的是鑒往知來,針對我們研究生考試的思路就是考查基本的歷史事實,對歷史事實進行客觀的評價,圍繞近現代史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更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中國夢"助力。 2017考試已經結束,讓我們銘記史綱學習要領即史綱考題變化全在思路掌控之下,考查內容來自紀念意義的周年大事,讓我們一起踏上2018考研新征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