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邏輯試題呈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即需要專業邏輯知識解題的題目減少,分析推理、論證題目增多,尤其是論證相關題目,占到整體試題的一半,在這些論證題目當中,出現了近多年沒有出現的評價論證有效性題目。此題雖然不難,但值得我們注意,因為這體現了今后試題的思路。通過回顧此題,來抓住這新的考試方向。
2017-42.研究者調查了一組大學畢業即從事有規律的工作正好滿8年的白領,發現他們的體重比剛畢業時平均增加了8公斤。研究者由此得出結論,有規律的工作會增加人們的體重。
關于上述結論的正確性,需要詢問的關鍵問題是以下哪項?
(A)和該組點查對象其他情況相仿且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同樣的8年中的體重有怎樣的變化?
(B)該組調查對象的體重在8年后是否會繼續增加?
(C)為什么調查關注的時間段是對象在畢業工作后8年,而不是7年或者9年?
(D)該組調查對象中男性和女性的體重增加是否有較大差異?
(E)和該組調查對象其他情況相仿但沒有從事有規律工作的人,在同樣的8年中體重有怎樣的變化?
【解析】參考答案E。該組調查對象其他情況相仿但沒有從事有規律工作的人,在同樣的8年中體重有怎樣的變化?若體重增加則削弱題干論證,若體重沒有增加,則加強題干論證。所以對E項的回答是需詢問的關鍵問題。
此題即為多年沒有出現的評價論證有效性題目,很多機構老師也預測此種試題現在不會出現,但今年的事實告訴我們,任何預測都可能不準確,唯有復習全面,準備到位,才有備無患。上次出現此知識點是09年,至今已有7年。這個題目的出現給我們提醒,今后的復習要特別注意此種類型的題目。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注意分析歷年真題,雖然真題對此知識點的要求相對是比較簡單的。
一種流行的看法是,人們可以通過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實際上,這種看法是基于主觀類比,不一定能揭示客觀聯系。一條狗在地震前行為異常,這自然會給它的主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刻,都有狗出現行為異常。
為了評價上述論證,回答以下哪個問題最不重要?
(A)兩種不同類型的動物,在地震前的異常行為是否類似?
(B)被認為是地震前兆的動物異常行為,在平時是否也同樣出現過?
(C)地震前有異常行為的動物在整個動物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D)在地震前有異常行為的動物中,此種異常行為未被注意的比例是多少?
(E)同一種動物,在兩次地震前的異常行為是否類似?
此題答案為A。對A的回答對論證沒有影響,即為最不相關。
與此題完全相似的題目,在我們的講義中是出現過的,15年前是考過一道思路完全一樣的題目,即2001年第43題:
2001-43:據一項統計顯示,在婚后的13年中,婦女的體重平均增加了15公斤,男子的體重平均增加了12公斤。因此,結婚是人變得肥胖的重要原因。
為了對上述論證做出評價,回答以下哪個問題最為重要?
(A)為什么這項統計要選擇13年這個時間段作為依據?為什么不選擇其他時間段,例如為什么不是12年或14年?
(B)在上述統計中,婚后體重減輕的人有沒有?如果有的話,占多大的比例?
(C)在被統計的對象中,男女各占多少比例?
(D)這項統計的對象,是平均體重較重的北方人,還是平均體重較輕的南方人?如果二者都有的話,各占多少比例?
(E)在上述13年中,處于相同年齡段的單身男女的體重增減狀況是怎樣的?
對比一下,發現17年試題與此題幾乎完全一樣。只是結婚換為了有規律工作。評價論證有效性題目雖然在邏輯試題中并不是重點,但以防萬一,在以后的復習過程中,各位考生還是要注意此種試題,充分備考,做到有備無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