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當各大培訓機構開始為考生提供各種各樣助考服務的時候,在網絡上各種跟研究生考試相關的論壇、QQ群也持續升溫。事實證明,很多大學生從網絡考研社區中受益,有的得到了關于考研的重要信息,有的得到了重要的復習資料和經驗,有的還收獲了珍貴的友誼。但由于考研論壇多數都是由網友自主經營和管理,缺乏專職人員,因此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考研社區受到大學生熱捧
據了解,目前網絡考研社區中既有針對專門人群的論壇,如保研論壇;有針對具體專業的社區,如清華新聞傳播群;有針對專門學校的社區,如北郵考研論壇;也有針對去港、澳讀研的社區,如太傻論壇等等。這些網絡社區的形態和功能各異,但提供的服務多以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為主。通過申請和注冊成員既可以在上面跟其他人分享考研和復習經驗,實現信息共享;同時還可以結識一批志同道合的“研友”。
安徽大學倪國香同學告訴筆者,自己是保研論壇的成員;上海大學的陳怡璇同學說周末的時候會去一個名為考研網考研人的精神家園的網站看看;南京大學的彭文卓同學一直在關注一個叫太傻論壇的網絡論壇,前幾天又開始關注起保研論壇;他自己原本并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論壇,因為剛參加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辦的夏令營,從營員中得知了這樣一個論壇,于是開始在關注。倪國香同學表示,自己得知保研論壇也是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
中央民族大學肖芳同學告訴筆者,因為自己打算考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所以一直在關注北郵的考研論壇和人人上的考研網。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群的群主介紹說,2007年建立該群的時候成員只有幾十人,而現在已經發展到了325名成員。她告訴筆者,因為一直存在新舊成員之間的更替,所以她認為受到影響的人數遠遠不止這些,“應該有上千人吧”。
關注考研社區意在共享經驗
大學生在社區中關注的信息多半跟考研方向和畢業后的打算有關。上海大學的陳怡璇同學告訴筆者,大學生們一般會去關注一些專業方面的信息,關注一些精華區的帖子,認為這樣的信息參考價值較大。
就網絡考研社區的內容,筆者還采訪了一些社區的負責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群的群主告訴筆者,建立該群的目的簡言之就是交流互助,“在群中討論一些專業問題和跟考研相關的問題,如學院環境、老師情況、旁聽地點、住宿交通、招生信息、復試情形等,以便相互提高。”
中央民族大學的肖芳同學表示,網絡考研社區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網絡考研社區上有現實中很難找到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除了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網絡考研社區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免費。
考研社區能讓大學生們真正受益
采訪中筆者發現,無論是已經順利通過研究生考試的大學生,還是目前正在準備研究生考試的大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從網絡上的各類考研社區中受益。
曾經是清華新聞與傳播群成員、目前已考入清華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的胡金銘表示,清華新聞與傳播群給她最大的幫助是“QQ群里和研友交流可以相互了解復習進度,相互鼓勵”;剛保送進清華大學媒介管理研究生的邱爽同學說,保研論壇給她帶來的主要幫助是保障信息通暢,能讓她在第一時間了解保研方面的各種信息。
清華新聞與傳播群的成員小劉表示,群中分享的信息讓她受益頗多。由于自己不是新聞專業出身,并不具備新聞傳播學的基本知識和思維方式,想攻讀的方向又是傳播學;因此群上的資源很好地彌補了她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框架層面上的不足,而論壇上的真題跟參考書對她的幫助也很大。網絡考研社區相比于一般的學習社區最大的特點是“活躍度和互動程度上比傳統的社區要強一些,而且大家的共同目的很明確,討論的話題也相對比較集中和專業。”
社區并不完善,環節有待改進
大學生們熱捧網絡考研社區的同時,也指出了網絡考研社區存在的一些問題,諸如社區中信息太多太雜,缺乏有效的歸類和管理;應該過濾一些沒用的信息,以方便大家找到需要的信息。
陳怡璇同學表示,社區的缺點在于信息真假難辨,內容不全面,而且搜集起來有點繁雜。肖芳同學則指出,社區中的很多資源需要一定的積分之后才能下載,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資料不容易找到,且質量不高的水帖較多。
清華新聞與傳播群的群主表示,為了保證群中資源的可靠性和針對性,她會不定期地對群中的內容進行篩選和把關;除此之外,她還從消息源命名的規范入手,在入群必讀中增加了名為《上傳資料的命名》的規章,規章中針對不同的類型提出了不同的命名方式,如書籍、論文的文件名中必須注明類型和作者,時效性較強的信息如往屆的考研大綱等需要注明時間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