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忙碌了一年,12月24日管理類聯考已經結束。今年考試內容比較符合大綱要求,并且貼合近兩年的趨勢。 從題目的分配上來看,形式邏輯比重再降低,論證邏輯的比重再次增加。其中假設1題(去年2題)、支持6題(去年2題)、削弱1題(去年7題)、評價2題(去年2題)、解釋1題(去年3題)、其他題目基本上都用語義理解來補足了,對考生來說無疑增加了做題的時間投入。
從今年的論證部分我們可以發現,整個論證的分配比例均衡。各個題型均有涉及,并且試卷26題,以形式邏輯開頭,給了考生過渡的緩沖。
假設考察的定義,利用加非驗證即可作答,30個題目中只有38題。
支持今年成為了黑馬,一下子考了6個支持題,但是支持題注定了難度不大,大部分都是考察的部分支持。這部分的增加從命題角度來說是為了更好的協調難度,因為降低因為太多語義理解讓考試難度增加太多。
削弱,并沒有以前考察的那么難,只考了拆橋法。削弱這種題型考察最難的應該是他因削弱,同時根據限定詞考察話題相關性,可是,今年考試并未有這種難題?梢娍疾熘匦倪是偏于基本考點,考生還是要把握基本知識點和考點。
削弱歷年都是邏輯考試的重難點,很多考生失分都是因為對于他因掌握不當,導致于高分失之交臂。
今年評價和解釋都出現了,但是評價中沒有針對邏輯缺陷的評價B,兩個題目分別考察了評價A和評價C;解釋只考了1個最能解釋;非常的均衡。
從今年的論證邏輯的分配來看,整體試卷的難度系數越來越均衡,2018年的考生可以按著這個方向復習論證邏輯,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支持和削弱都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還有一個需要強調的,就是語義理解部分。這個部分在前兩年考試中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真正考察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因題目出題靈活性強,不好預測。
今年的試題告訴我們,這個部分,考生也不用過于擔心,現在的語義理解也已經有了基本的思路,把握好方向,就能順利地搞定這部分分數。但是,思路的梳理確實需要考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忌仨毥o與足夠的重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