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考研政治,真理與價值這個考點,老師們一直都押考分析,但都遲遲不見卷面,終于今年伴隨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和機器人阿爾法的較量這一國際新聞熱點的發生,真理與價值登上了卷面。
問題如下:
(1)從真理與價值辯證關系的視角看,為什么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會產生多種多樣的看法和評價?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關鍵還在人類自身”?
第一問:在實踐中,真理既是制約實踐的客觀尺度,又是實踐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而價值則是實踐追求的根本目標,同時又是制約實踐的主體尺度,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基礎上是辯證統一的。
真理和價值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關系,主要體現在:首先,成功的實踐必然是以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價值尺度,并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結果。其次,價值的形成和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價值的。再者,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
堅持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統一,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材料中,人工智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這體現了人們在實踐中遵循真理尺度,另一方面,關于人工智能的風險討論也很廣泛,人工智能的運用甚至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說明在遵循真理尺度的同時,也還要符合價值尺度。 第二問: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與自然分化與統一的基礎,實踐是人能動的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是有意識的,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在認識客觀世界、尊重客觀規律的同時,還總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確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樣反映,表現出主體的選擇性。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因為只有人類才具有創造力和目標,而機器只關注如何解決問題,所以要讓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錯誤,關鍵在人類自己。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而且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因。內因即內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它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人工智能作為新發明不可避免的帶來新問題,但同時也會帶來新的解決辦法,但無論如何,用好人工智能,關鍵還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人類自身。
真理與價值這個知識點關鍵在于對兩者的概念的把握,在實踐過程中要堅持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一。希望2018屆考生能把握住馬原分析題的知識要點,為考研政治考高分錦上添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