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7年黑龍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考研復試大綱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考試大綱
適用專業名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
科目代碼及名稱
|
考試大綱
|
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一、 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對象和特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唯物史觀的形成、馬克思主義創立、剩余價值學說和政治經濟學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豐富與發展、列主義基本內容蘇聯模式,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理解掌握程度;對基本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考察學生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了解情況。要求考生準確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論,并能妥善運用基本原理到綜合分析題目中。此外,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考生也要有所了解。
二、 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基本問題 約10分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約20分
剩余價值學說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約20分
馬克思主義體系的豐富與發展 約15分
列寧主義 約20分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 約10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約5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60分
1.簡述題(或辨析題) 約60分
主觀題 約40分
1. 論述題(或論文寫作) 約4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基本問題
考試內容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對象;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特點。
考試要求
1. 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對象。
2. 理解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特點。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考試內容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唯物史觀的基本形成;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考試要求
1. 理解基本概念:產業革命、歐洲三大工人運動、青年黑格爾派、唯物史觀。
2. 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包括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思想條件和主體條件。
3. 掌握馬克思恩格斯對新世界的探索和唯物史觀的基本形成。
4. 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公開闡述與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5.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1848年歐洲革命的理論總結
(三)剩余價值學說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
考試內容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探索與《資本論》第1卷的問世;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形成;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
考試要求
1. 理解基本概念: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學說。
2. 了解馬克思早期對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探索。
3. 掌握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的創新。
4. 掌握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系統研究。
5. 了解馬克思對剩余價值理論的系統闡發,以及由此對資本主義的本質和歷史趨勢的分析。
6. 把握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經濟關系一般性質的分析
(四)馬克思主義體系的豐富與發展
考試內容
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進一步豐富;古代社會和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革命策略的探索。
1. 了解基本概念:蒲魯東主義;巴枯寧主義;杜林主義;俄國農村公社;巴黎公社;哲學基本問題;普選制。
2. 掌握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主要有反對蒲魯東主義和巴庫寧主義的斗爭;對巴黎公社革命經驗的總結;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測。
3. 理解對杜林的批判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闡述。
4. 把握馬克思恩格斯對古代社會和東方社會發展道路的研究。
5. 把握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科學觀的系統闡發,對唯物史觀的新發展以及哲學發展的總結。
6.了解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科學認識,以及無產階級革命策略的新探索
(五)列寧主義
考試內容
列寧創建無產階級新型政黨的理論與實踐;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創立;社會主義革命理論的創新;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與思考。
考試要求
1. 了解基本概念:馬赫主義、帝國主義、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學說、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
2. 理解列寧的《怎么辦》、《進一步,退兩步》與創建無產階級新型政黨的理論與實踐。
3. 掌握列寧對帝國主義的分析,《帝國主義論》和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形成。
4. 掌握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理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發展。
5. 掌握列寧晚年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與思考
(六)蘇聯社會主義模式
考試內容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條件;蘇聯模式的基本特征;蘇聯東歐國家的改革和劇變。
考試要求
1. 了解基本概念:蘇聯模式、蘇東劇變。
2. 理解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條件和蘇聯模式的基本特征。
3. 掌握蘇聯東歐國家的劇變及其歷史教訓。
(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考試內容
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考試要求
1. 了解基本概念: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時期總路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 了解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
3.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問題:歷史條件、形成與發展、基本問題和歷史地位
參考書目: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3年8月1日)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