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地質學》考試大綱
一、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填空題與選擇題約30%
名詞解釋與簡答題約45%
地質圖件分析與作圖題約25%
二、考試內容
1、構造地質學概念構造尺度、構造層次、構造解析的基本原則,構造地質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關系,構造地質學最新發展動態。 2、面狀構造和線狀構造的產狀及產狀要素,沉積巖層的原生構造層理識別以及巖層的變新方向的確定,軟沉積變形,水平巖層、傾斜巖層以及直立巖層野外特征及地形地質圖上表現特征,不整合的類型不整合的確定不整合的時代不整合的觀察和研究意義。 3、面力體力外力內力,應力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主應力向主平面、一點的應力狀態、靜水應力與偏斜應力,應力場的基本概念應力場、的圖示應力場的擾動、;位移和應變,應變的度量(線應變剪應變),均勻形變、和非均勻形變,應變橢球體及其形態類型,有旋變形和無旋變形,遞進變形;簡單剪切和純剪切;影響巖石力學性質的因素,巖石的能干性,巖石變形的微觀機制(微破裂作用碎裂作用和碎裂流晶內滑動和位錯滑動位錯蠕變擴散蠕變、溶解蠕變顆粒邊界滑動),巖石斷裂準則。 4、透入性與非透入性的概念,劈理的結構分類和產出背景,劈理的形成作、用和應變意義,劈理的觀察與研究線理的分類,小型線理,大型線理,線理的觀察與研究。 5、褶皺的基本類型褶皺要素,褶皺形態描述,褶皺的分類,褶皺的組合型、式,疊加褶皺縱彎褶皺作用(中和面褶皺作用縱彎流褶皺作用縱彎滑褶皺作用,橫彎褶皺作用,剪切褶皺作用,柔流褶皺作用,關于褶皺作用及褶皺形成時代等問題。 6、節理的分類(節理產狀與巖層產狀的關系分類節理與褶皺軸的關系分、類節理的力學性質分類)、節理的分期與配套,雁列節理和羽飾構造,節理脈的充填機制和壓溶作用,區域性節理,巖漿巖體中的節理,節理的野外觀測研究內容。 7、斷層的幾何要素(斷面斷層線斷盤)和位移(斷距滑距),斷層分類(斷層走向與所切巖層走向的方位關系分類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或區域構造線、之間的關系分類兩盤相對運動分類),斷層形成機制,斷層巖、的分類及研究意義,斷層效應,斷層的識別,斷層面產狀測定,斷層兩盤運動方向確定,斷層作用的間性。 8、伸展構造型式(地塹地壘盆嶺構造斷陷盆地裂谷變質核雜巖、拆離斷層、巖墻群),伸展構造發育模式,構造反轉(正負反轉構造),伸展構、造的鑒別。 9、逆沖推覆構造的組合型式,幾何結構,擴展方式,逆沖作用與褶皺作用,逆沖推覆構造的地質背景及其與滑覆和巖漿活動的關系。 10、走向滑動斷層的基本結構(基本特點伴生構造組合型式),應力狀態(剪切斷裂帶的應力狀態走滑斷裂帶彎曲部和端部的應力狀態兩條交切走滑斷、層引起的應力狀態離散性走向滑動和聚斂性走向滑動),與之相關的構造(拉分、盆地花狀構造雁列式褶皺和牽引式彎曲雙重構造),走向滑動斷層的發育背景和成因分析。 11、韌性剪切帶的基本類型,韌性剪切帶的幾何特征,韌性剪切帶內的巖石變形(鞘褶皺,新生的面理和線理,糜棱巖),運動方向的確定,韌性剪切帶的觀察與研究。 12地質構造的觀察識別分析和處理,分析繪制相應地質圖件。
三、考試要求
1、掌握構造地質學概念構造尺度構造層次構造解析的基本原則。了解構造地質學最新研究動態及構造地質學在實踐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2、掌握產狀要素及表示方法,V字型法則沉積巖、層變新方向確定的標志和不整合形成過程。 3、掌握應力正應力主應力剪應力應力場的概念掌握線應變剪應變均勻形變非均勻形變遞進變形、簡單剪切純剪切的概念以及線應變、剪應變的度量。了解影響巖石力學性質的因素,巖石的能干性,巖石變形的微觀機制。 6、掌握劈理的結構分類,劈理的形成作用和應變意義掌握線理的分類拉伸線理生長線理的概念,大型線理的特征及線理的研究、。 8、掌握褶皺要素,褶皺的分類,組合型式和疊加褶皺特征掌握縱彎褶皺作。用橫彎褶皺作用,剪切褶皺作用,柔流褶皺作用所形成的褶皺的特征。了解節理脈的充填機制和壓溶作用。 10、掌握節理的分類,節理的分期配套以及節理的野外觀測研究手段和方法。 11、掌握斷距與滑距的概念,斷層的分類,斷層效應及斷層的識別和兩盤運動判別標志。了解斷層的效應及形成機制。 12、掌握變質核雜巖拆離斷層盆嶺構造等伸展構造及構造反轉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伸展構造野外識別標志。 13、掌握逆沖推覆構造的組合型式幾何結構擴展方式,逆沖作用與褶皺作用。了解逆沖推覆構造的運動學和動力學,逆沖推覆構造與滑覆和巖漿活動的關系。 14、掌握走滑斷層的結構及與之相關的構造特征。了解走滑斷層的應力狀態及發育背景和成因。 15、掌握韌性剪切帶的幾何特征,韌性剪切帶運動方向的確定。 16、了解構造變形幾何學運動學流變學動力學等構造地質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 17、掌握構造地質學所涉及的最基本的技能如對地質構造的觀察識別分析和處理的能力以及室內分析、繪制相應地質圖件的能力。
參考書目:
《構造地質學》,謝仁海主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