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8考研的小伙伴們來講,雖然2017考研才落幕,2016年尚未過去,但是“未雨綢繆”對于備考來講還是絕對不會錯的。你現在可以不開始復習,但是有一點,考研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是時候提上議程了。無論目標堅定與否,擇校一直都是我們考研的首要問題,那么在這個反復糾結與篩選的過程中,哪幾個因素是需要我們考量的呢?一起來看看:
性格——方向
“性格決定命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各種研究都能證明,性格對我們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實擇校擇專業的方向無非就那么幾個,文科、理科、農學、醫學、軍事等方向看起來跟性格并無關系,可其實從今后專業所從事的行業來講,可就大有關聯了。如果是一個很內向且對外溝通能力不是很強的同學,那最好就是向著技術專業方向發展;而如果你性格外向善于溝通,就可以嘗試向能發揮你性格有事的語言類專業發展了。大方向的確定是前提,只有大方向確定了,之后的專業和院校的選擇才有了一定依據。
興趣——專業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興趣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當你對某一方面很感興趣想要去探索時,選擇它成為自己學習的專業,讓興趣轉化成優勢,可以激勵我們努力學習刻苦鉆研,也因為喜歡,才會有動力堅持。如果盲目地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很可能大學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地度過,甚至連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也不會很順心。其實專業的選擇很多時候就決定了以后就業的方向,而且也在很大意義上影響甚至決定了以后的求職之路。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方面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也才能做的越來越好。
競爭力——院校
雖然一再聲稱“過程重于結果”,可事實上每個準備考研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到“成功率”的問題。考研的成功率會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目標院校的招生政策、錄取比例、分數線、導師因素等等,如果對目標院校進行徹底的分析,那將對整個考研的成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熱門院校、熱門專業、報錄比、計劃招生人數、實際招生人數,都是我們需要搜集的信息。有人把考研稱為一場“信息戰”,其實很正確,這個備考過程中各種信息的搜集都直接關乎到考研的成敗。尤其在初期對于院校和專業信息的了解,是我們考慮該院校專業競爭力的去到,只要信息搜集好,也算是給考研開了一個好頭。
考研擇校是個難題,除了興趣愛好的考量,當然也還要顧及到各種實際情況,一定要綜合考慮,謹慎衡量,理智選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