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關于考研,聽聽大家怎么說
1、考研讓我彌補高考的遺憾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從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讀書,高考沒有發揮好,只能讀個省內普通二本,大學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學習,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李同學
2、就業現實問題
“投了兩個月簡歷之后,我決定考一個名校研究生。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如果有985、211的學生來應聘,就絕對不會要我這種普通院校的畢業生。考研真的是無奈的選擇。”——張同學
3、從眾隨流心理
“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選很好的學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個普通院校就會顯得遜色很多,感覺很沒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復習,有壓力。”——鄭同學
4、名校頭銜價值更大
“我們班好幾個同學,連本校保研都放棄了,就是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們的感染,覺得不考個名校,考研就沒有意義,讀研出來也沒有很大價值。”——楊同學
二、關于名校
1、名校的優勢
首先,名校自身的軟硬件條件都很優秀,師資隊伍、科研條件、就業前景等因素都吸引著大批學生報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擴招導致普通研究生畢業就業競爭力降低。再加上社會對名校的優先認可等各種原因,使得如今許多大學生對考研有種很強烈的“名校情結”,名校考研甚至已經成為考研的一種“潛”趨勢。于是,考研呈現“扎堆兒”考名校的現象。而且就目前來看,盡管近年考研熱度有所下降,但這種“名校熱”依然還在持續。
名校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
無論在軟件方面還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資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無法企及的。比如清華、北大、人大每隔兩三天就會舉辦一場學術講座,最多的時候會出現一天多場講座的情況。除此之外,名校還會提供給學生更多學術交流、科研實踐的機會,相對而言普通院校這種機會較少。
名校的學術資源、人脈資源是普通院校無法比擬的
不少人認為,如果在名校讀研,能師從一位學術界的“大牛”導師,那么今后的學術研究,甚至畢業后的工作都可能會一帆風順。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發展平臺,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時會明確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畢業生,那么你就可以輕松越過這一關卡。
2、名校未必十全十美
名校也有弱勢學科
并不是名牌大學的所有專業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綜合性的知名大學中,有些非傳統、非強勢的專業是隨著學校的發展和招生規模的擴大而增設的。這些新增設的專業在師資力量、課程設置等方面不一定強過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專業是優勢學科,在該學科領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名校同樣存在就業競爭壓力
就業,應該是學生最為關注的,而名校的就業率并非100%。知名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雖然設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關卡,但他們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名牌院校畢業的學生都具備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適合
在選擇專業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客觀地分析,理性評判自己的學習能力,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切忌不切實際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為貪圖名校帶來的“榮耀”而盲目“追熱”。全面認識名校,客觀評價自己,同學們會發現提升自身內在的含金量,遠遠高于名校賦予的光環!
三、必須關注的六項數據
1、招生人數
這條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里面有說明。一般是指出每個專業招多少人,還有部分專業僅僅顯示這個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對于后者,同學們在報考時一定要打聽清楚你所報考的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招生名額很多,當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則,就很危險。特別是熱門專業,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注定失敗。還要注意,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數據。因為有的院校某些專業,每年招生情況變化比較大。所以,這一點也要搞清楚。
2、報考人數
從這一關鍵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這對報考選擇至關重要。當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有的連著好幾年都過千。像這樣的專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建議大家不要選擇。
3、錄取人數
這一數據也非常重要。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這是因為該專業當年生源質量很好,所以學校適當擴招。還有就是,最終錄取人數大于報考人數,是因為該專業報考人數不足,有調劑生進來。這一小小的變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學的救命稻草。
4、報錄比
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這一數據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還有更高的。例如,人大經濟學院和財政金融學院,2014年金融學專業(學碩)報考人數2009,最終錄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金融專碩報考989人,最終錄取148人,其中推免生34人。這就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競爭如此激烈,沒有實力如何應對!
5、推免人數
這一關鍵數據,之所以強調這個數據的重要性,是因為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占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2014年人大金融學碩推免占錄取人數的53.96%,金融專碩推免生占25.7%。
2018考研的同學還必須清楚當年到底有多少人通過推免。這一數據現在各招生單位研招辦、相關院系網站上應該都有公布。同學們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特別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學更要注意。如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在10月底正式報名結束之前,同學們還可以修改報名信息。否則一旦報考這種火拼專業,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6、復試分數線
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國家線公布以后,各招生單位開始根據國家線劃定本校的復試分數線。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專業的分數線一般都是國家線。事情雖然看著很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問題非常重要,那就是部分專業的實際分數線遠比國家線高得多。上一年錄取最低分數線也比國家線高不少。對于這樣的專業,同學們心里必須清楚真正的分數線。
2018年考研,同學們只需搞清楚以上所列出的六大關鍵數據,再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心中即會有確信的答案。通過研究這些數據,才能從一開始就避免戰略性失誤,也才能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也才能更有信心更加堅定地實現讀研夢想!
四、多角度考慮,選擇目標院校
1、院校的文化、資源
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和學術氛圍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和發展。就像清華被譽為理工的天地,而北大是文綜的圣殿一樣,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質,個人的文化素養。同時學校的圖書資源,研究資源,導師資源等也同樣重要。導師的選擇也很重要,找對導師求學才更省力。導師的重要性不在于學術本身,而在于他能為考生的學術之路提供大量的幫助。
2、院校選擇符合考研目標
考生在考研中一般會存在這樣的心態:一種是必須考上好專業好學校的;另外一種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發展需要,而后者則要更加注意權衡選擇,盡量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考生必須首先明確自己要什么,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然后再根據各招生單位提供的有效信息來進行綜合比較,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學校。
3、切合個人實際情況
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建立在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所以建議大家對于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預報學校、城市的客觀現實冷靜剖析,全方位考慮,爭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選擇。
4、調劑機會
考研是可以調劑的。它可以在同一專業的不同學校之間進行調劑,也可以在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之間調劑,還可以跨院校跨專業調劑。因此,對考研來說,調劑是一個潛在的讀研機會。報考熱門院校冷門專業,在同一專業之內,可以獲得更多的調劑到非熱門院校的機會,甚至也會有調劑到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機會。此外,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調劑機會相對較少。
5、科研院所,你不知道的優勢
第一,與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錄取率高,錄取程序也更公正。第二,科研院所的培養側重實踐,實踐經驗更易提高。與一般高校的培養模式相比,科研院所更加側重實踐操作。第三,研究生待遇高。由于科研院所培養學生的經費大多是來自于所承接的項目,所以學生在讀研期間相當于“半工半讀”,除了獲得一些生活補貼之外,導師額外還會有許多補貼。
6、就業前景
北上廣等大城市人才就業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經驗,剛畢業的碩士生直接就業的難度較大。而正在發展中的廣大中西部地區卻少有人問津,這種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應該擺正心態,在就業上理性選擇,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城市,碩士學歷在那里會受重視,同樣機會就多,成功的幾率也大。
五、結語
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我們主張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來選擇,而不是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考研不易,考名校更不易,在如此重要的人生抉擇面前,建議大家理性選擇,既不盲目自大,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亦不妄自菲薄,與理想失之交臂。青春年華之所以絢爛,正是建立在奮斗的基礎之上,祝大家目標明確、馬到功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