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考教育學大綱公布后,從試卷的結構分布和分值的分配中,教育學原理和中外教育史的都占100分左右,這兩科也是教育學考研的重中之重。下面跨考針對2012年教育學大綱的要求,對中外教育史這部分內容做個分析,以幫助大家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內容,幫助大家提高復習效率。
中外教育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分六大部分:中國古代教育、中國近代教育、中國現代教育、外國古代教育、外國近代教育和外國現代教育,但是各部分涉及的知識點眾多而且相對龐雜,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不可能全部背誦記憶下來或者容易混淆。
一、中外教育史各部分知識點解析
1、中國古代教育
此部分內容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較多的章節,考點繁多,而且多為背誦的內容,總共分為六大知識點,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到洋務運動之前的幾大朝代的教育思想及體系的完善與變革,做了一個整體的梳理與沉淀,形成系統的框架。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打破思維定勢,把知識點重新整理組合,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加以理解和記憶。此部分內容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學校改革史三個維度進行劃分,把不同時期的人物思想、教育制度以及改革史串成三條線,把古代教育史內容分割明確,比較便于記憶和復習。
2、中國近代教育
此部分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所占的比重不相上下,考點也相對較多,分為三大考點。從近代教育的起步、近代教育體系建立、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幾部分概括了從洋務運動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史實,按時間的順序來梳理。在復習的時候也可以分成思想史和改革史兩大主線來分別把握,特別是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與實踐、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運動、1922年“新學制”都是很重要的內容,一定要細致認真地看。這部分考試主要以選擇題和簡答題作為主要考查內容。
3、中國現代教育
該部分主要是從南京國民政府到新中國成立期間的教育史,大綱從南京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教育和教育家的理論與實踐三個角度分類,三塊知識點分類明確,可按大綱順序進行復習。其中現代教育史是考查的重點部分,論述題、簡答題、選擇題都曾考查過。考生們應對現代教育家的理論與實踐考點要重視起來,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都有可能成為考查內容,所以復習的時候不容忽視。
4、外國古代教育
該部分從東方文明古國、古希臘、古羅馬、西歐中世紀、拜占庭與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現了古代外國教育的輪廓,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重點掌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識記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斯巴達、雅典教育的不同、宮廷學校與騎士教育、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展等內容。該部分內容多以選擇題來進行考查,因此在看書的過程中一定要細致,特別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較,古希臘教育中斯巴達教育與雅典教育的比較,蘇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圖教育思想的比較,不同時期羅馬教育的比較等。同時建議將此部分的復習和中國古代教育放在一起,還可以進行將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對比復習。由于外國古代教育對考生來說比較陌生,所以更應重視。
5、外國近代教育
該部分內容很多,但是結構比較清楚。大綱從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的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三個部分劃分考試范圍。此部分考點非常多且是大題容易考察的范圍,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歐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簡答和分析論述題考查的重鎮,因此考生不僅要細致地看,而且還要多進行理解和對比,如果能將西歐近代教育思想與現實教育問題一起進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盧梭的自然教育主張的現實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學化”主張對當今的啟示等等。總體來說,思想史是外國近代教育的重點內容。
6、外國現代教育
該部分主要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實驗、歐美和日本現代教育制度、現代歐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內容圈定考查范圍。主要內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內容。第一節新教育運動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要簡單了解他們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們的意義。重點要準確記憶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實踐,比如梅伊曼、蒙臺梭利、葛雷制、道爾頓制、設計教學法等,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出簡答題的;第二節主要介紹的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改革。這里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響的改革運動和教育法案,如英國的《1944年教育法》、《雷沃休姆報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國的《費里教育法》、《郎之萬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國的“八年研究”計劃、初級學院運動等;日本的《教育救語》、《大學令》;蘇聯的《統一勞動學校規程》;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等,這些都是復習的重點,容易出簡答題,復習的時候要注意和如今該國的教育現狀聯系。第三節重點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實踐。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點內容,同學們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
二、中外教育史推薦參考書目
中外教育史部分可參考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李才棟、譚佛佑、張如珍、李淑華編《中國教育管理制度史》,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史》,張惠芬、金忠明主編《中國教育簡史》,吳式穎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王天一、夏之蓮、朱美玉主編《外國教育史》,以及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等。
總之,在復習中外教育史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善于重新分類整理相關的內容,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結合當時的背景去理解、不能死記硬背。同時還需要適當做些練習題,充分利用經典教材,不要只拘泥于大綱中的知識點,拓展閱讀相關資料或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樣復習的效果會更佳!最后,跨考教育預祝2012年的考生都能圓夢,考上理想的大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