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測量與控制技術研究所”課題組接受調劑生20名左右,根據申請調劑及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確認時間先后確定調劑資格,額滿為止。
2017第一批調劑復試已結束,調劑名額已滿!
調劑要求:
(1) 初試成績過2017年(一區)國家線(包括總分和單科);
(2) 報考專業為機械、計算機或自動化等理工相近專業。
(3) 可選調劑專業: 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術碩士080201)
2)機械電子工程(學術碩士080202)
3)機械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085201)
(4)可選導師:王建華,勞奇成,劉波,盧春霞,李少康,祝 強 ,杜虎兵,陳曉東,王曉麗,赫東鋒
聯系人:盧老師 電話:13379086851 郵箱: 467033116@qq.com
課題組簡介:
測量與控制技術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復雜型面成型與測量理論與技術、精密儀器設計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傳感器技術、納米測量技術、過程控制技術等,擁有“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先后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多項縱向項目,多項橫向項目。與國家摩托車檢測中心、漢江工具廠、哈爾濱量具刃具有限公司、秦川機床集團、解放軍總后勤部等單位合作,開發了摩托車自動檢測線、CNC齒輪測量中心、離線數控砂輪修形機、數控鏟齒車床、部隊列裝淋浴車自動系統等系列產品。年均科研經費逾2000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余項。
代表性研究成果
課題組組長簡介:
王建華,1960年3月生,男,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畢業于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84~1991在西安交通大學讀研究生,先后獲工學碩士、博士學位;2002年在英國Cranfield大學作訪問學者,F任職于西安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曾主持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CNC齒輪測量中心。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 11 項。主持在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近5年科研項目經費及成果轉化收益合計 3000 多萬元,獲省部級科技獎7項,獲發明專利7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80多篇。陜西省“三五人才”,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重點學科帶頭人。
西安工業大學簡介:
西安工業大學簡稱“西安工大”,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以兵工為特色,以工為主,理、文、經、管、法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直屬的七所本科院校之一(被譽為“兵工七子”),是“十二五”期間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陜西省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綜合改革試點學校。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被列為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創建于1955年,是國家“一五”計劃156個重點建設項目的軍工配套項目之一,具有鮮明的軍工特色。學校曾先后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學校長期隸屬于兵器工業部門,是國家部署在西北地區惟一的兵器工業高等學校,肩負為國防工業培養高級人才和提供技術支持的使命。2012年經陜西省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證委員會批準成為國家二級保密資格單位,正式成為一所以“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國防科研高校。
目前,學校有“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14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及工商管理碩士(MBA)、新聞與傳播、藝術、會計等專業學位授權點,52個本科專業。
西安工業大學測量與控制技術研究所
2017年3月10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