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學院考試大綱
學術型
研究方向:61——64方向
考試科目:761舞蹈基礎理論861舞蹈史
761《舞蹈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舞蹈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舞蹈藝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舞蹈作品及其創作、傳播等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舞蹈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總論
(一)舞蹈的特性
(二)舞蹈的功能
(三)舞蹈的種類
(四)舞蹈的起源
(五)舞蹈的發展
第二部分:舞蹈作品
(一)舞蹈作品與社會生活
(二)舞蹈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三)舞蹈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
(四)舞蹈思維和舞蹈形象
(五)舞蹈作品的意境
(六)舞蹈作品的審美類別
第三部分:舞蹈創作
(一)舞蹈的形式結構
(二)舞蹈語言
(三)舞蹈構圖
(四)舞蹈創作的審美規范
(五)舞蹈表演的審美規范
第四部分:舞蹈流傳
(一)舞蹈交流
(二)舞蹈傳播
(三)舞蹈美感
(四)舞蹈欣賞
(五)舞蹈評論
第五部分:舞蹈學研究
(一)舞蹈學的歷史遺產和當代中國舞蹈學研究的成果
(二)創建中國舞蹈學的構想
861《舞蹈史》考試大綱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中國舞蹈歷史的發展脈絡及其特點的系統掌握。
1. 準確把握中國古代舞蹈各個歷史階段的基本概況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中國古代舞蹈的基本類型、重要人物、作品及其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中國古代舞蹈發展規律分析相關問題。
第一部分:原始舞蹈
(一)原始舞蹈的起源
(二)原始舞蹈的發展
(三)原始舞蹈的特點
第二部分:夏商時期的舞蹈
(一)奴隸制時代樂舞發展的特點及就
(二)甲骨文中記載的祭祀舞
第三部分:兩周時期的舞蹈
(一)兩周時期樂舞的發展
(二)樂舞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三)表演性舞蹈的發展
(四)樂舞理論
1.儒家樂舞理論
2.墨家樂舞理論
第四部分:漢代時期的舞蹈
(一)漢代舞蹈的發展
1.漢代百戲
2.漢代女樂
3.禮節性舞蹈
4.宮廷雅樂
5.舞蹈文化交流
(二) 漢代舞蹈藝術的成就
1.舞蹈技藝和創作水平的提升
2.舞服舞具的巧妙運用
3.著名舞人及藝術成就
4.樂舞理論與審美特征
第五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舞蹈
(一)“清商樂”的發展脈絡
(二)禮節性舞蹈的發展
(三)樂舞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四)舞蹈的技藝水平與審美特征
第六部分:唐代時期的舞蹈
(一)盛唐樂舞的發展特點
(二)唐代著名舞人及其藝術成就
(三)唐代宮廷和民間具有代表性的樂舞作品
(四)唐代舞蹈的藝術成就和審美特征
第七部分:宋元明清時期的舞蹈
(一)宋代舞蹈發展的特點
1.繼承變革中的宮廷樂舞
2.繁盛的民間樂舞
3.純舞漸衰時的優秀舞者
4.唐、宋樂舞傳高麗
5.德壽宮舞譜
(二)元明清舞蹈藝術的傳承與變異
1.宮廷宴樂的發展
2.戲曲舞蹈的發展
3.民間舞蹈的發展
4.著名舞人及其藝術成就
專業學位
研究方向:01舞蹈編導理論與實踐
02山東民間舞表演與教學研究
03舞蹈科學訓練與實踐
考試科目:611藝術基礎911專業理論
611《藝術基礎》考試大綱
請點擊611《藝術基礎》考試大綱
911《專業理論》考試大綱與861《舞蹈史》考試大綱相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